长信寺
元朝官署名。掌大斡耳朵属下怯怜口事务。成宗大德五年(1301)置,秩正三品。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院。四年,复为寺。仁宗延祐七年(1320),定置寺卿4员、少卿、寺丞各2员。下辖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大都铁局、上都铁局等机构。
元朝官署名。掌大斡耳朵属下怯怜口事务。成宗大德五年(1301)置,秩正三品。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院。四年,复为寺。仁宗延祐七年(1320),定置寺卿4员、少卿、寺丞各2员。下辖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大都铁局、上都铁局等机构。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洪武七年(1374)置。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城北郊。其长官静州人,董姓,官职世袭。正德八年(1513),长官使节贵与其子节孝围攻茂州城7昼夜,城中乏水,军民渴甚,节贵弟
?—570东魏、北齐大臣。又名贺拔焉过儿,字天惠。善无(今山西右玉县东南)人。敕勒贺拔氏。北魏普泰二年(532),以帐内都督从高欢破尔朱氏于韩陵,力战有功。北齐天保元年(550),封安定郡王。历数州刺
高车(敕勒)六种之一。又称斛律部。原居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北魏天兴五年(402),首领※倍侯利乘柔然社仑可汗为北魏所败,进入高车之机,举兵掩击,大败柔然军。后恃胜不备,为社仑所败,斛律部众得脱
明代僰人反明首领。四川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人。身材魁伟,通汉语,晓汉文。正德十二年(1517),与彝族妇女米浪联合,自称蛮王。率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芒部(今云南镇雄县)、筠连(
1864—1915清末大臣。字莘儒。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大学士※琦善之孙。以贡生官刑部笔帖式,迁主事,升户部员外郎。出为九江道,移上海道。任内,办警政、设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授江西
见“令支”(578页)。
满族传说中的始祖。又作布库里英雄。爱新觉罗氏。相传为仙女佛库伦所生,起于长白山麓,发迹于三姓。子孙相继,直至明初,传至猛特穆(即猛哥帖木儿)。一说为元代所设斡朵里万户府第一任万户。
清代满族一种礼服袖口式样。流行于东北、北方满族地区。其制独特,袖口狭窄,呈斜线状,上长下短,盖手背处稍长,对着手心处稍短,因形似马蹄,故名。如以便服作礼服,则要另做马蹄袖,扣于袖内,俗称“龙吞口”,礼
明代傣族土司名。成化二十年(1484),析木邦地置孟密安抚司。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宣抚司。据《天启滇志》载:成化(1465—1487)间,夷目思歪据宝井叛,木邦占夺其地,都御史程宗奏设猛密安抚
见“镇真河卫”(25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