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陈书

陈书

纪传体南朝陈代史书。姚思廉(557—637)撰。36卷,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思廉字简之(一说本名简,以字行),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迁居关中万年(今陕西西安),入唐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散骑常侍等。书成于唐贞观十年(636)。记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557—589)间23年历史。多采于陆琼、顾野王、傅��三家《陈史》,兼以掇集遗闻,小部分沿用其父姚察旧稿。是书虽未为周边诸族专门立传,但纪传中仍包含一些民族史资料。如《高祖纪》中涉及与侯景(一说为胡羯)之争战;《世祖纪》、《废帝纪》、《宣帝纪》等记载了陈与宇文氏北周、鲜卑化汉人高氏北齐之交往、战和关系,并涉及陈与周边诸族及高丽、新罗、丹丹、天竺、盘盘、扶南、林邑等国之朝聘往来,为研究陈代民族关系及中外交通之珍贵材料。以宋大字本为早,明南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百衲本较为通行。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雅美人

    台湾高山族的一支。居于台湾岛东南的兰屿岛上,当地人称红头屿,距台东四十多海里。人口只有2464人(1975年)。村落由若干父系世系群组成。子女婚后多分居,故大多为小家庭。岛上多为山岳,平原绝少,农业以

  • 端木绰

    清代书画家。字次刘,号云樵。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回族。嘉庆十五年(1801)举人。工画,尤擅山水。其精能评入逸品。又工书法,尤善行、楷。

  • 蒲与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归上京路统辖。为金代最北边的路。金初置万户,海陵王(1149—1160在位)时,罢万户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1198),设节度副使。治所遗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古城。治所南至上京670

  • 奇卜察克部

    ①清代哈萨克中玉兹(鄂尔图)分支部落名。又译“克普恰克”。源于元代钦察人。其中大多数来自东钦察。从事畜牧业,牲畜主要有马、牛、羊和骆驼。现代哈萨克语就是在古代钦察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乾隆二十二年(175

  • 沙州吐蕃写经呈文

    新疆出土藏古文楷书手卷。编号第56卷,第18、19两号。系9世纪后期吐蕃在沙州的写经呈文,记吐蕃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在沙州下令属下抄写佛经事。文载所抄藏文佛经为《般若十万颂》,共8部,文内并叙及抄经人所

  • 金兀术

    见“完颜宗弼”(1158页)。

  • 拓跋第豆胤

    见“拓跋弘”(1356页)。

  • 弩尔哥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 旧土尔扈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史籍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族系的称呼。参见“乌讷恩素珠克图盟”(354页)。

  • 甲松

    藏语音译,意为“王的卫士”,汉称“头人”。昔川甘孜藏族地区德格宣慰司属下贵族称谓之一。为贵族中较低的一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组成部分,即土司、贵族等,属世俗封建主,世袭。一般来源于勋戚之裔。拥有一定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