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隆务七庄

隆务七庄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辖境内。东临加吾部落,南接赛隆哇,西抵宁牙浪部落,北连四寨子之吴屯和年都乎两部落。同仁12族之一。“隆务”,藏语意为“农业区”,因其地宜农业,故名。“七庄”,指隆务、四合基、维哇、措玉、苏合日、加毛、铁吾等7个德哇。相传,最早部落头人为来自西藏的拉杰直那哇之后裔。是隆务昂锁的供养部落,昂锁直接从该部征兵、征役、征税,归昂锁直接管辖,不另设头人。又因隆务昂锁处在该落内,故在同仁12族中地位较高,享有一定特权。

猜你喜欢

  • 奇塔特彻尔贝

    ?—1664清初将领。蒙古族。哈尔图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率400户退守哈屯河,应后金使招,投后金,隶蒙古正蓝旗

  • 巴克玛塔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管理果园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被定为六品以下。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帕谿

    藏语音译,意为“祖业”。旧时指中央王朝或西藏地方政府封给贵族的一份薪俸地,属贵族私有,世代相传,视为“祖业”,故称。贵族借此剥削和奴役藏族劳动人民。再有,差巴对于耕种的份地,在保证支差的前提下,有世袭

  • 诺门汗

    清代对喇嘛教高级僧人的一种封号。“法王”之意。地位低于呼图克图。凡受此号者,皆由清政府给予敕印,并得实行转世。

  • 耳六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意为奶公。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耳六,是各台吉乳母之夫”。其地位属于台吉的家仆。因乳母受台吉的尊重,故其夫常被台吉作为心腹家臣,跟随台吉左右,协助处理内外各种

  • 括户

    指调查登记户口。一称籍户,或抄数户计。历代封建王朝皆以户籍定赋役。辽兴宗及道宗时一再括户。金代每三年登记户口一次,成为定制。元代大规模括户共有四次:蒙古灭金后,太宗六年至七年[乙未] (1234—12

  • 仆散浑坦

    金大臣。蒲与路(治今黑龙江克东县)挟懑人。女真族。仆散氏。有勇力,善骑射。年16,随父胡没速从征。初授修武校尉,为完颜宗弼(兀术)扎也。天眷二年(1139),与宋将岳飞对阵,败宋护粮饷军。皇统九年(1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德勒格尔河西岸、桑锦达赉之东。东至德勒格尔木伦接本部中左翼末旗界,南与西至察汉希尔噶素、哈喇布匀噶素接本部中左翼末旗界,北至库克察布接本部中左翼左旗界。有佐领2。会盟于札克必拉

  • 阿史那昕

    ?—742唐朝突厥族将领。又称史昕。※阿史那怀道子。开元二十八年(740),被唐玄宗册封为继往绝可汗,又作十姓可汗,开府仪同三司、濛池都护,其妻凉国夫人李氏为交河公主。天宝元年(742),奉命赴突骑施

  • 麻心俱

    即“麻星衢”(20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