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文升

马文升

1426—1510

明朝大臣。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友松道人。再号三峰居士,回族。河南钧州(今禹县)人。幼聪慧好学。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曾先后巡抚山西、湖广。成化元年(1465)擢为南京大理寺卿。从成化四年(1468)至十一年(1475),先后任右副都御史,提督甘、凉、宁夏三边军务,参预镇压平凉、固原等地回、蒙古人民起义,抗击瓦剌,平定“岷州之变”和“哈密之变”。入为兵部右侍郎后,奉命整饬辽东军务,建言边计十五事及“御戎三策”。孝宗即位,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其决策。弘治十四年(1478),任吏部尚书。于屯田、马政、备边、守御等多有建策。又建言整肃军旅,辅君恤民,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十五年(1479),被诬,谪戍四川重庆卫,主持修建重庆十八梯清真寺(今中兴路清真寺)。正德中,又连遭太监王瑞、宦官刘瑾诬陷,被除名,家遭株连。五年(1510),含愤去世。及刘瑾伏诛后,得昭雪,追赠太傅,谥端肃。擅诗、文,著有《约斋集》(已佚)、《马端肃奏议》16卷、《三事记》(即《西征石城记》、《抚安东夷记》、《兴复哈密记》各1卷)、《马端肃公文集》1卷。有诗集,今不存。

猜你喜欢

  • 拉克达

    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贝勒穆尔哈齐之孙,辅国公喇世塔之子。顺治十五年(1658),封三等辅国将军。康熙二十九年(1690),随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参赞军务。七月,破敌于

  • 尔比尔吉

    彝语音译。意为“谚语”。彝族人民在千百年中,总结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得出一些公认的道理,成为社会舆论所依据的准则。内容以自然界的万物及人类自身,比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理。如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它形成

  • 瑚噜木什

    清卫拉特蒙古青海和顾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硕实汗第七子。驻牧青海和硕特右翼,为青海和硕特8台吉之一。顺治六年(1649),因助清军讨河西并招降西宁城,获赐“巴图尔额尔德尼岱青”号。为清外札

  • 班洪事件

    解放前云南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沧源地区银矿的武装斗争。沧源的班洪、班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银矿,清初以来就曾大量开采。英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云南边疆后,即觊觎此富藏,早在1927年就派人进行秘密勘查,1

  • 金娘

    ? —1788清代台湾林爽文起义军中医师。凤山县下淡水人。高山族。招汉族洪标入赘为夫。中年时因染疾曾跟人学画符治病,病愈后,一直给人医疾。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在台湾北路发动武装反清,南路以

  • 齐齐哈尔城

    旧名卜魁、卜奎。城在黑龙江省西部。辖境东至内兴安岭以东之黑龙江,西与北越兴安岭接呼伦贝尔,南连宁古塔界。城市沿革同※龙江府。康熙三十年(1691),于嫩江东卜魁村建城,因邻近齐齐哈尔村,故名。城周50

  • 多囊木冬

    藏语音译,意“炊烟”、“冒烟”。①旧时西藏农村对※堆穷的另一种称呼。 ②旧时西藏各地领主或※头人视其需要向当地所有能冒炊烟的居民平均摊派的一种差役名。

  • 匹黎

    见“匹黎尔”(197页)。

  • 苏散

    见“耶律夷腊葛”(1325页)。

  • 黎在

    宋代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率部居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一带,统领黎州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号称“百蛮都王”或“都蛮王”。与宋朝哭系密切。天圣八年(1030)遣卑郎、离灭贡方物。九年,受封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