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鲁凯语

鲁凯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鲁凯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雾台乡;台东县卑南乡。分大南、雾台、茂林、多纳、万山5个方言。大南方言分布在东部台东县卑南乡大南村;雾台方言分布在南部屏东县雾台乡;茂林、多纳、万山3个方言分布在北部高雄县茂林乡下三社,这3个方言可称为下三社方言群。大南方言受卑南语的影响,雾台方言受排湾语的影响,下三社方言群受布农语的影响,所以它们彼此差别很大。鲁凯语有23个辅音,有4个元音。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最后一个音节上。鲁凯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10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宾格形式,前面加不同的格助词表示。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形容词有ma—型和无ma—型两类,ma—型在句中可作谓语,无ma—型一般在句中作定语和状语。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一般体、进行体、完成体;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语在后,宾语可以在主语之前或后,各有不同的格助词表示。限定、修饰成分一般在被限定、修饰成分之前。

猜你喜欢

  • 蒲山国

    见“皮山国”(670页)。

  • 上司起义

    清代后期布依族农民起义。因起义地点在贵州独山州丰宁上长官司(简称“上司”),故名。清咸丰四年(1854)初,布依族农民领袖杨元保之父因抗捐被捕入狱而死,当地农民奋起,共推其子斋教(白莲教教派之一)首领

  • 文康

    清朝大臣、学者。满洲镶红旗人。姓费莫氏。字铁仙。由理藩院郎中出为徽州知府等。道光二十六年(1846),授驻藏办事大臣,因病未赴任。著有《儿女英雄传》、《荣昌县志》22卷,辑《史梅叔诗选》12卷。

  • 续黔书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名《黔中纪闻》。8卷。清张澍(字伯瀹,甘肃武威人,汉族)撰。为作者在嘉庆道光间出任贵州玉屏、遵义等地知县时所作。因体例多仿田雯的《黔书》,故名。内容记贵州地理、治乱、掌故、古国、古

  • 恩道

    景颇语音译,意为“叫寨子的人”。系指过去景颇族村寨中负责传达山官命令和通知有关全寨公共事务的人。到了给山官或傣族土司出负担时,就在全村寨各处呼喊;某家盖房需要大家帮助,也由他负责通知。山官划出若干水田

  • 伊修城

    见“伊循城”(806页)。

  • 合亩制

    汉语意译。黎语称“纹茂”,意为“家族”;一般又称“翁堂打”、“翁堂沃工”,即“大家的田”、“大家一起做工”之意。解放前海南岛保亭、乐东、白沙3县交界的黎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组织。解放前夕人

  • 达赉逊库登

    见“打来孙”(429页)。

  • 不合儿

    见“捕喝”(1854页)。

  • 兀颜讹出虎

    ?—1218金将领。隆安府(治今吉林农安县)猛安人。女真族兀颜氏。大定二十八年(1188)进士。历官尚书省令史、顺天军节度副使,治书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单州刺史、户部郎中、河东北路按察副使、同知大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