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天荡之战

黄天荡之战

辽宋间重要战役。又作镇江之战。天会五年(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后,继续南下,欲一举再灭南宋。宋高宗妥协退让,放弃中原,南逃扬州。七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五月,完颜宗翰遣拔离速领兵南袭扬州,高宗渡江逃建康(今江苏南京),遣使求和,不允。金令挞懒、宗弼、马五等分路南下。十一月,宗弼(兀术)克建康,高宗节节退逃,由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定海(今浙江镇海县),仓惶入海,漂泊至温州避难。金先后攻占各州,追至海上,遇大风雨,退回明州。追高宗不及,掠城北返。八年(宋建炎四年,1130)三月,兵至镇江(今江苏镇江),遭宋抗敌名将韩世忠强力阻击。世忠军屯焦山寺,以巨舟扼江口。战,世忠妻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大败,不得渡江回北。乃以名马及所掠财物拉拢世忠,欲以假道,受严绝。遂溯流西上,屡受袭击,且战且行。挞懒遣军救援,与兀术军共被堵截于黄天荡48日不得出。“世忠艨艟大舰数倍宗弼军,出宗弼军前后数里,击柝之声,自夜达旦。”(《金史》卷77)宗弼穷蹙,求会晤,世忠厉辞曰:“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宋史》卷364)后金军募人献策,依策循老鹳河故道,连夜开凿30里大渠以通秦淮,方得兵走建康。与挞懒军合力,再与世忠战于江渡,乘风势以火箭射宋舟,败宋军,遂过江。此战宋虽未获全胜,然以8000兵胜号称10万之金军,又射伤金军主将宗弼,极大鼓舞了南方军民的抗金士气,也扭转了南宋一味逃跑的战势。

猜你喜欢

  • 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字希古。蒙古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1345),由国子生登进士,授翰林修撰。旋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1351),调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与章伯颜、道童一起奋力抗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日夜坚

  • 沙春元

    ?—1858清末将领。字梅芳,河南郑州人。回族。幼年丧父,家境贫苦,好学习武。道光十一年(1831),以力大善射举于乡。次年中武进士。以蓝翎侍卫授山西吉州(今吉县)营都司。咸丰二年(1852)调河南、

  • 北魏昭成皇帝

    见“拓跋什翼犍”(1362页)。

  • 普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和《元经世大典图》。耶律楚材《西游录》作不剌。《常德西使记》作孛罗城。《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统三年(1262),希亮曾两次至不剌城。《明史》作怕剌。古城遗址在今新疆

  • 东西昭怙厘寺

    又称崔犁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北约20公里渭干河两侧。塔、庙隔河相望,故名东西昭怙厘寺。唐代高僧玄奘曾至此礼佛,是古龟兹国著名寺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托博克

    ?—1670清朝将领。又作托博克。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居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隶博硕克图汗。察哈尔部林丹汗攻占土默特后,遂归属察哈尔。天聪六年(1632),清军征察哈尔,林丹汗西

  • 协理台吉

    即“图萨鲁克齐”(1438页)。

  • 舐碱鹿

    亦作舔咸鹿,又名呼鹿,或哨鹿。契丹民族一种猎鹿方法。契丹皇帝嗜猎,※秋捺钵以射鹿及虎为主。鹿性嗜咸,遂洒盐于地,并吹鹿哨以诱。“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

  • 拉则宗

    参见“拉孜”(1366页)。

  • 布丹

    ?—1655清初大臣。蒙古族。姓傅察氏。原系乌喇特部人。天命七年(1622),率属众归后金,授二等参将世职。天聪八年(1634),从军征明,破万全左卫,以功受赐。九年,略明锦州。崇德二年(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