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非
【生卒】:1077—1145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正通。学问该博。神宗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中第。授左班殿直、武学教授,校兵法七书。寻擢博士。以苏轼荐换文资,授承奉郎。知富阳县,有治声。改通判沧州,绥抚流民。除司农寺丞,官终通判庐州。有《何博士备论》及文集。
【生卒】:1077—1145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正通。学问该博。神宗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中第。授左班殿直、武学教授,校兵法七书。寻擢博士。以苏轼荐换文资,授承奉郎。知富阳县,有治声。改通判沧州,绥抚流民。除司农寺丞,官终通判庐州。有《何博士备论》及文集。
【生卒】:?—29【介绍】:新莽末南阳宛人,字伯通。彭宏子。少为郡吏,地皇中为大司空士。刘玄更始时为渔阳太守,后归刘秀,封建忠侯,赐号大将军。助刘秀击王郎,转运粮食,积珍宝,自负其功。及光武即位,宠独
字仲文,余杭(浙江杭州)人。炀帝时为秘书学士,撰《古文尚书疏》三十卷。(,参见《北史》)【介绍】:隋馀杭人,字仲文。明《尚书》、《春秋》。炀帝大业中任秘书学士。著有《古文尚书疏》。
【介绍】:唐濮州濮阳人。父吴令珪,以郫丞坐事死。幼选入掖廷。玄宗赐太子(肃宗),生皇孙(代宗)。帝大喜曰: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性谦柔,太子礼之甚渥。年十八卒。代宗即位,袝肃宗庙,追尊为肃宗章敬皇
【介绍】:元蒙古人,八鲁剌解氏。初直宿卫,世祖时以千户从征叛王乃颜,后从成宗攻海都、都瓦,升万户。又讨叛王斡罗思等,授司徒。
【介绍】:宋人。少极贫,岁久不能自存,徒步至漳州,于浴堂拾金一袋。翌日一人自称浴堂失金,号泣而来,刘遂举还之。后一举登第,官至西京留守。五十年间,子孙在仕途者二十三人。
字子所,泰和(今属江西)人。洪武四年(1371)中乡举,任国子学录。次年夏至,帝有事到京城北郊,令众大臣赋诗,复令赋山栀花。诗成,帝独喜执所作诗,并传示诸臣观看,宠爱关照倾一时。后以双亲年老求归。【介
字契胡提,真子。袭爵。历任长安镇将、济州刺史、武川镇将、太仆卿、怀朔镇大将等职。孝明帝时,以太仆卿抚慰秀容民,至秀容,被牧子所杀。(,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字契胡提。陆真子。累迁长安镇将、
【生卒】:约1342—约1419【介绍】: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伯静。太祖下婺州,署典签,从李文忠驻严州,以亲老辞归。建文中荐擢监察御史,出知镇江府,修筑京口故闸与三斗门,以通漕运。永乐初预修《太祖实录
字茂孝,杨凭从子。元和进士。坐李宗阂党,贬连州刺史。检校工部尚书、兼国子祭酒时卒。所为《华山赋》,得韩愈推重,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介绍】:唐虢州弘农人,字茂孝。杨凌子。宪宗元和二年进士,平判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懋之,号槐庐。以贩书为业。光绪间侨居松江,筑“槐庐”以藏书。编有《槐庐丛书》、《孙溪朱氏经学丛书》。撰有《行素草堂目睹书录》、《国朝未刊遗书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