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

田氏,名穰苴。齐国田完后裔。深通兵法。齐景公时晋伐齐之阿、甄,燕侵齐地河上。晏婴荐以为将,率军击退晋、燕军队,收复失地,景公任为大司马。史称司马穰苴。后景公听信高氏、国氏谗言,将他辞退,遂发疾而死。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代《司马兵法》,而附穰苴兵法于其中,称为《司马穰苴兵法》。一说为战国时齐将,事齐湣王,善用兵,后为湣王所杀。(,见《战国策·齐策六》)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本姓田。大夫,齐景公时晋、燕侵齐,晏婴荐为将,却晋、燕之师,尽复失地。公郊迎劳师,尊为大司马,故称司马穰苴。后受谗被黜退,病死。战国齐威王仿效其行兵之法而威行诸侯。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穰苴于其中,因称《司马穰苴兵法》。一说,为战国末齐湣王将,为执政,善用兵,后为湣王所杀。今存《司马法》残本,存有春秋时的兵制和兵法。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本姓田。大夫,齐景公时晋、燕侵齐,晏婴荐为将,却晋、燕之师,尽复失地。公郊迎劳师,尊为大司马,故称司马穰苴。后受谗被黜退,病死。战国齐威王仿效其行兵之法而威行诸侯。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穰苴于其中,因称《司马穰苴兵法》。一说,为战国末齐湣王将,为执政,善用兵,后为湣王所杀。今存《司马法》残本,存有春秋时的兵制和兵法。


猜你喜欢

  • 万邦荣

    【生卒】:?—1739【介绍】:清河南襄城人,字仁伯,号西田。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博学能文,尤长于诗。雍正间授明史馆纂修,乾隆间官山东莘县知县。有《红崖草堂诗集》等。

  • 李希言

    元懿孙,璥子。神龙初袭封嗣郑王。历官银青光禄大夫,右金吾大将军,天宝初卒。(,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赵郡人。李敬玄孙。肃宗至德元年,官吴郡太守、江南东道采访使。二年,加礼部侍郎,知江东贡举。乾元

  • 陈允平

    【介绍】:宋庆元府奉化人,字君衡,号西麓。陈文懿孙。恭帝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卫王祥兴初与苏刘义书,期九月以兵船下庆元,当内应。为怨家所讦,张弘范遣招讨使王世强围捕,同官袁洪解之,得释。后以人才征

  • 刘子辅

    【生卒】:?—1427【介绍】:明江西庐陵人,名诩,以字行。由太学生擢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永乐三年升广东按察使,坐罪,左迁谅江知府。值交阯黎利反明,遂与守将集兵民固守九个月。宣德二年城陷,自缢死。

  • 大颖

    累官翰林待制。正隆六年(1161),奉诏巡察地方,回朝呈报地方盗贼横行,被海陵王杖打罢官。大定二年(1162),世宗嘉其忠直,授秘书丞。

  • 宗资

    【介绍】:东汉南阳安众人,字叔都。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桓帝延熹中为汝南太守。以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郡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任善之名,闻于海内。

  • 王清任

    【生卒】:1768—1831【介绍】:清河北玉田人,字勋臣。业医。以古书所载脏腑诸图,不尽合于实际,乃于荒冢、刑场实地考察,参证兽畜,以其所得著《医林改错》,改正前人之误。

  • 南居仁

    【介绍】:明陕西渭南人,字思敦。南居业弟。天启二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擢詹事府詹事,仍管国子监事,拜经筵日讲。卒,赠礼部侍郎。孝友温恭,扶危济困,人归义焉。有《通修堂集》。

  • 梅思祖

    【生卒】:?——1382夏邑(今属河南)人。初为元朝义兵元帅,继而归附刘福通,不久归附张士诚,镇守淮安。后来投降朱元璋。历任大都督府副使、云南布政司事,封汝南侯。从伐吴,从伐中原,转战河北,攻克彰德,

  • 汪敬

    【介绍】:明徽州府婺源人,字思敬,一字益谦。宣德八年进士。纂修《宣宗实录》事竣,以母老求终养。家居十余年,起授户部主事,以廉能著。景泰间,为徽州知府赞画税粮本色折纳轻赍。有《易传通释》、《学易象数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