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之巽
【生卒】:1160—1221
【介绍】:
宋潼川府中江人,字先之。从父受《小戴礼》,笃信而质行。教授于广汉王氏塾,郡守常率诸生往从听讲。于历代史书,凡数四校雠,尤精当代故实及天文、地理、字书。有《诸经讲义》、《中庸口义》、《通鉴类》、《国典》。
【生卒】:1160—1221
【介绍】:
宋潼川府中江人,字先之。从父受《小戴礼》,笃信而质行。教授于广汉王氏塾,郡守常率诸生往从听讲。于历代史书,凡数四校雠,尤精当代故实及天文、地理、字书。有《诸经讲义》、《中庸口义》、《通鉴类》、《国典》。
【生卒】:?-932初事朱温养子朱友让,后以军功迁为列校,官止泽州刺史。后唐庄宗时归降,受到优遇,尤为郭崇韬所重,任为邠州节度。从征前蜀,授职剑南东川节度。明宗时举兵反,与孟知祥联结抗拒唐军。又与知祥
【介绍】:清湖北孝感人,字恭占。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官湖南宝庆府教授。宏才博赡,有名江汉间。乾隆间举鸿博,以老病不赴试。
大武艺子。父死受唐册立嗣父官爵。宝应元年进封渤海国王,大历中官至司空、太尉。在位期间与唐交往频繁,入朝子弟及贡使不绝。(199下/5362,参见《新唐书》)【生卒】:?—794【介绍】:唐时渤海国王。
【生卒】:1777——1849字云里。安徽旌德人。县学附生。从学于宁国凌廷堪,研究《周礼》,以郑氏为宗。著有《周礼补注》六卷,《周礼古今文义证》六卷,《毛诗笺》、注《礼记》四十九篇。道光二十九年卒。【
力微子。在位十三年,分所统国为三部。自率一部居上谷北,东接宇文部。以沙漠汗长子猗率一部居参合陂北。以猗弟猗卢率一部居盛乐。北魏追尊为昭皇帝。(,参见《北史》)【生卒】:?—307【介绍】:西晋惠帝时鲜
简王曾孙聪滆子,能写文章善长书法。嘉靖时,献《皇储明堂》二颂、《兴献帝后挽歌》,帝赐他金帛。【生卒】:?—1545【介绍】:明宗室。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五世孙。嗜学,善属文,藏书数万卷。尤好古篆籀,手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龚嵘之子。乾隆前期举人,官河南知县,历宜阳、密县、林县、虞城诸县,理讼赈灾,开浚虞城、惠民、永便诸渠,疏治积水。再补直隶高阳知县,升云南镇南知州。卒后祀虞城名宦祠。【生卒】:?—
【生卒】:?—前154汉初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侄,刘仲子。初封沛侯,年二十以骑将从刘邦击破英布。后封吴王,在封国内招纳天下亡命者,大量采铜铸钱,煮海水为盐,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前154年,景
【生卒】:?—673【介绍】:唐京兆杜陵人。韦津子。太宗贞观十六年,官给事中。高宗永徽二年,任太常少卿,迁户部侍郎、太子詹事,封武阳侯。卒谥贞。
【介绍】:一作龚鲸。清浙江杭州人,字兰臣,一作字培雍,号澜臣。诸生。工诗文书法,善人物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