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周桓王

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祝洙

    【介绍】:宋建宁府崇安人,原籍歙州,字安道,一作宗道。祝穆子。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尝注《四书集说附录》,宰执取其书呈览,授太学博士。景定中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

  • 喀克都里

    【生卒】:?—1634【介绍】:明后金(清)满洲正白旗人,那木都鲁氏。太宗即位,列八大臣,领本旗。天聪三年,攻明遵化,以所造攻具精良,先登破城。进爵二等总兵官。后欲逃往瓦尔喀,未成。

  • 陆寿名

    【介绍】:清江南长洲人,字处实,号芝庭。顺治九年进士。官宁国府教授。有《凤鸣集》。

  • 陈俞妻贾氏

    庆云(今属河北)人。正德中,兵变,值舅病卒。兵至,纵火,与舅尸同烬。年二十五。

  • 朱广之

    【介绍】:南朝齐吴郡钱塘人,字处深。齐武帝永明中,为临川王萧映常侍。讲《老》、《庄》。善清言。时同郡顾欢著《三名论》。广之与之辩论,才理精诣。

  • 王在晋

    【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明初,号岵云。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末由江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进督河道。天启二年,以兵部侍郎署部事。同年迁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

  • 蔺养成

    【生卒】:?——1643别号“乱世王”。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与马守应、贺一龙、贺锦、刘希尧号“革左五营”。后归附李自成,守夷陵。被自成杀害。

  • 程晓

    字季明,程昱孙。嘉平年间为黄门侍郎,上疏请罢除校事官,被采纳。后迁汝南太守,年四十余卒。【介绍】:三国魏东郡东阿人,字季明。程昱孙。齐王芳嘉平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晓上疏切责,言其以刻暴为公严,

  • 特成额

    姓钮枯禄。策楞第三子。初受其父株连被发遣西安披甲。后授三等侍卫。乾隆中,从征大金川索诺木,屡有功。历官至礼部尚书、成都将军、领侍卫内大臣。先后总督湖广、云贵、四川等处。坐罪被逮,复起为兵部侍郎。嘉庆初

  • 陈泰

    【生卒】:?-260字玄伯,陈群子。曹魏时期历任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镇东将军、都督淮北诸军事,多次击败蜀军进攻。与司马师、司马昭友善,深得信任,常专方面之任。卒后谥穆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