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姚广孝

姚广孝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生卒】:1335——1418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医家之子。年十四,当和尚,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学得阴阳术数之学。高皇后死,他为之诵经荐福。由宗泐荐举,与燕王语,甚合王意,随同至北平。及太祖死,惠帝立,削藩。他与燕王定策起兵。燕王转战山东、河北,或进或退,战守机事皆由他参与决定。虽未曾亲临战阵,然燕王起兵得天下,论功位第一。成祖即帝位,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任监修,重新撰写《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十六年病死。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生卒】:1335——1418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医家之子。年十四,当和尚,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学得阴阳术数之学。高皇后死,他为之诵经荐福。由宗泐荐举,与燕王语,甚合王意,随同至北平。及太祖死,惠帝立,削藩。他与燕王定策起兵。燕王转战山东、河北,或进或退,战守机事皆由他参与决定。虽未曾亲临战阵,然燕王起兵得天下,论功位第一。成祖即帝位,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任监修,重新撰写《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十六年病死。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猜你喜欢

  • 郑当时

    【介绍】:西汉淮阳陈人,字庄。以任侠自喜,声闻梁、楚间。景帝时为太子舍人。好黄老言,所交皆天下名士。武帝即位,任济南太守,江都相,迁大司农。为人廉洁,喜荐士,为时人称道。后陷罪,赎为庶人。旋任丞相长史

  • 辛韶

    隋初为柱国,颇得隋文帝信任。(,参见《北史》)

  • 仓跋

    荥阳(今属河南)人。母丧,绝食五日,吐血数升。受孝武帝表彰。(,参见《北史》)【介绍】:北魏荥阳京县人。丧母,居忧毁瘠,见称州里。孝武帝诏标门闾。

  • 沮渠麹粥

    【介绍】:十六国时后凉临松卢水人,胡族。沮渠罗仇弟。仕吕光为三河太守,后为吕光所杀。

  • 何皇后

    【生卒】:?—189【介绍】:东汉南阳宛人。灵帝皇后。家本屠者,选入掖庭,生皇子刘辩,封为贵人。光和三年,立为皇后。灵帝卒,辩即位为少帝,后以皇太后临朝,屡阻其兄何进诛宦官之谋。董卓入洛阳,废少帝为弘

  • 张谦

    【介绍】:元明间江西南昌人,字彦道。以明经饬行著名。元末教授东湖、宗濂两书院。洪武初,举文学,拜监察御史,寻辞归。复以荐入朝,讲《周易》称旨。吏部复试第一,授刑部右侍郎。

  • 胡沖

    胡琮子。有文才,孙皓末期任中书令。入晋,曾为尚书郎、吴郡太守。

  • 乙毗咄陆可汗

    【介绍】:唐时西突厥首领。名欲谷设。太宗贞观十二年立为可汗,建庭于镞曷山西,谓为“北庭”,西域诸国皆臣之。与沙钵罗叶护可汗数交战,并其国。遣兵入伊州,安西都护郭孝恪败之。贞观十六年,不为部众所附,乃西

  • 王崇之

    【介绍】:明大名府滑县人,字守节。天顺八年进士。擢御史。按辽东,见战备废弛,士苦饥寒,乃调剂振作,切中机宜。中官汪直巡边,大员均郊迎匐伏,独崇之不屈。受中伤贬官延安府。

  • 李仲胤

    叔胤弟。初为中书学生,累迁至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