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寇谦之

寇谦之

【生卒】:365-448

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少修张鲁之术,历年无效,遂先后入华山、嵩山求道。太武帝初,赴代京献《录图真经》、《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等书。言修身练药,朝夕礼拜天师等法。崔浩先服其言,劝太武帝崇信,帝亲至道坛,受符箓。后北魏诸帝即位,皆行此礼。宣布新法于世,道教大行。临终,言腹中大痛。弟子谓为尸解。


【生卒】:365—448

【介绍】:

北魏上谷昌平人,字辅真。少好道术,尝遇成公兴,从游于嵩山、华山。明元帝神瑞二年,自云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五斗米道之法,废除收受信徒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废道官世袭制度,代以儒家唯贤是授原则,强调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建立新天师道(北天师道)。得崔浩重视,师事之,并上疏鼓吹。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谦之上《录图真经》,宣扬符命之说。太武帝为之改元,复至道场受道箓。道教遂为北魏历代帝王所崇信。(⊙》


【生卒】:365—448

【介绍】:

北魏上谷昌平人,字辅真。少好道术,尝遇成公兴,从游于嵩山、华山。明元帝神瑞二年,自云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五斗米道之法,废除收受信徒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废道官世袭制度,代以儒家唯贤是授原则,强调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建立新天师道(北天师道)。得崔浩重视,师事之,并上疏鼓吹。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谦之上《录图真经》,宣扬符命之说。太武帝为之改元,复至道场受道箓。道教遂为北魏历代帝王所崇信。(⊙》


猜你喜欢

  • 昭梿

    【生卒】:1776—1830【介绍】:清宗室,号汲修主人,又号檀樽主人。嘉庆间授散秩大臣,袭礼亲王爵。以凌辱大臣、滥用非刑夺爵,圈禁,旋得释。能诗,尤熟悉清代掌故。有《啸亭杂录》。

  • 卫齐

    【介绍】:见伟齐。

  • 僧达

    【生卒】:475—556【介绍】:北齐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从勒那三藏学《地论》,深习禅法,有异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为弟子。北魏废帝召之入邺,受菩萨戒。北齐文宣帝尤重之,为立洪谷寺,造定寇

  • 王梦龄

    【介绍】:清顺天大兴人。监生。道光间纳资为江苏知县。咸丰间历任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守徐州,参与镇压捻军。

  • 董汲

    【介绍】:宋东平人,字及之。以医为业,治病多效。哲宗元祐间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名医钱乙见而赞叹,欣然作序。徽宗崇宁、大观间行医开封,深得叶梦得、晁补之称誉。又有《旅舍备要方》、《脚气治法总要》。

  • 邬载

    【介绍】:唐人。曾从萧颖士学。玄宗时应进士试,屡下第。至天宝十三载,方登进士第。历微官,遂浪迹江湖,不知所终。有诗名,与钱起、刘长卿友善。

  • 李昇

    【介绍】:五代时前蜀成都人,小字锦奴。长于写蜀中山水,细润中有气韵,极为米芾所推赏。画《高贤图》,苍茫类董源,而秀雅似王维。得李思训笔法,而清丽过之。亦称“小李将军”。尝于益州圣寿寺壁画《三峡图》、《

  • 伊尹

    名阿衡,一说名挚。出身寒微,有莘氏女嫁商汤,他为陪嫁媵臣事汤。后被任以国政,助汤改善政治,发展实力,攻灭夏桀,建立商朝。汤卒,立子外丙、中壬,后又佐汤孙太甲即位。太甲淫暴,他放逐太甲,后太甲悔改,接回

  • 方守

    【生卒】:1436—1504【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宜约,号省斋。成化五年进士。累官云南参政。时土司互相仇杀,劝谕使归和好,地方宁息。官至湖广右布政使。

  • 任赞

    【介绍】:五代时人,字希度。后梁太祖开平初登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贬房州司马。明宗天成元年,自太子左庶子为工部侍郎。四年,改左散骑常侍,判大理卿事。长兴四年,历任户部、刑部、兵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