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庄子

庄子

【生卒】: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博学无所不窥,善为文著书,指事类情,洸洋恣肆。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贫,楚威王闻其贤,派人以重币厚礼请以为相,他拒绝礼聘,终身不仕。其思想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著有《庄子》一书,阐明老子之学术。


【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

【介绍】: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遥物外,却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惠施为梁相,周视相位如腐鼠。多次与惠施辩论。学祖老子,发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今存《庄子》,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周自作,外杂篇乃其后学所作。


【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

【介绍】: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遥物外,却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惠施为梁相,周视相位如腐鼠。多次与惠施辩论。学祖老子,发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今存《庄子》,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周自作,外杂篇乃其后学所作。


【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

【介绍】: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遥物外,却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惠施为梁相,周视相位如腐鼠。多次与惠施辩论。学祖老子,发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今存《庄子》,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周自作,外杂篇乃其后学所作。


猜你喜欢

  • 韩王安

    名安,桓惠王子。前239年即位。前234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出使秦,秦留韩非,不久杀之。前230年,秦攻韩,虏韩王安,尽占其地以为颍川郡。韩亡。【介绍】:战国末韩国末代国君。桓惠王子。在位九年。国

  • 李行同

    澄子。嗣父王位。天宝中拜右赞善大夫同正员。

  • 王泰

    南朝齐、梁时人,字仲通,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初为齐著作佐郎,累迁至车骑主簿。梁天监元年(502)授秘书丞,校定缮写齐秘阁散乱图书。迁吏部郎,选宫不受请托,世人称为平允。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得百姓爱

  • 昝如心

    【介绍】:明陕西三原人,字子推,号峨东。厌恶科举,慨然有求道志,年二十九卒。有《敬斋集》。

  • 徐珏

    【介绍】:唐江山人。五岁能暗诵《易》、《礼》二经。其父举明经,携珏诣阙,召试思政殿。后登童子科第,父亦策名,号所居坊为雅儒。

  • 毕天祥

    【生卒】:1663—1733【介绍】:意大利人。清初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87年入遣使会。康熙三十八年受教廷传信部派遣,与法籍遣使会士穆天尺来华。初在广东学习中文,两年后同到四川成都附近传教。四十四

  • 李询

    字孝询。穆兄贤子。仕北周位至大将军,封公爵。为政干练果断。杨坚执政,以询为元帅长史,随韦孝宽击尉迟迥。询因诸将异心,密请坚委重臣监军。高颎任监军,询与颎同心协力,遂得奏捷。隋初,位隰州总管。后以疾还长

  • 郑敬叔

    羲弟洞林子。位至濮阳太守,因贪污除名。(,参见《北史》)

  • 唐希顺

    【生卒】:?—1708【介绍】:清甘肃武威人。康熙间由行伍补凉州镇标把总。从攻王辅臣、吴世璠,擢贵州威宁镇总兵。旋随康熙征噶尔丹,积功至四川提督。

  • 张氏

    嘉定(今属江苏)人。嫁汪客之子,其姑与多人通奸。诸恶少中有胡岩者,谋与姑,遣其子入县为卒。而岩等日夜纵饮。一日岩入欲奸张氏,张氏至死不从。岩与姑恐事泄,乃谋杀之。时年十九。官知,诸恶少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