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历官益州从事、校尉。曾统率家兵镇压州内马相、赵祗起义军,派吏卒迎刘焉入州。后与犍为太守任岐起兵反对刘焉,兵败被杀。
【介绍】:明末河南永城人。初为卜者,因牛金星荐,入李自成军,献谶记:“十八子,主神器”。自成大悦,用为军师。因身材矮小,军中呼为“宋孩儿”。大顺永昌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加开国大军师。南撤至武昌附近,为
祐弟。幼随堂叔济出使宋。还为中书学生。迁秘书中散。年四十余。卒。
晋国大夫。前592年出使于齐,因身偻为齐顷公母耻笑,回国,请求伐齐,景公不听。后任中军帅,执国政。前589年,鲁受齐伐告急于晋,他与栾书、韩厥率兵联鲁、卫伐齐,大败齐军于鞌。【介绍】:亦称驹伯、郤献子
【生卒】:?—836【介绍】:唐宗室后裔。李宪曾孙。穆宗长庆中,官宗正寺丞。文宗大和七年,自左金吾卫将军为桂管观察使。九年,迁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
【介绍】: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生卒】:?—713【介绍】:唐长安人,字遵业。唐临孙。博学,善《三礼》。中宗神龙时,为太常博士,历迁左台侍御史、度支员外郎。睿宗立,数言政损益,擢给事中。玄宗先天二年,帝讲武骊山,绍以典仪坐失军容,
【生卒】:?—185【介绍】:东汉弘农华阴人,字伯献。杨秉子。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初隐居,不应征辟。桓帝时以司空高第官侍中。灵帝即位,侍讲华光殿,累迁司徒、司空、太尉,封临晋侯。数直言极谏,于时政多所
字叔方,沛国萧(今属安徽)人。初举孝廉,桓帝、灵帝时期历任尚书令、常山相、太常、太尉等职,所辟属官多名儒,曾号称贤相。【介绍】:东汉沛国萧人,字叔方。少有高节,举孝廉,为雍丘令,以礼让教化。复举贤良方
战国时韩国上党郡守。前262年,秦将白起伐韩地野王,野王降秦。上党和韩都郑地交通断绝。他和僚属商议,认为秦兵日进,不如以上党归赵。遣使至赵见孝成王,赵王听平原君之计,接受归降,他被封为华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