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遇春

杨遇春

【生卒】:1761—1837

【介绍】:

清四川崇庆人,字时斋。乾隆间武举人。先后从福康安、额勒登保等镇压贵州苗民、川楚白莲教军,自把总升至提督。后为参赞大臣,从那彦成镇压林清、李文成。道光时为陕甘总督,赴新疆平定张格尔叛乱。卒谥忠武。


【生卒】:1761——1837

字时斋。四川崇庆人。初以武举效力督标军中,得福康安识拔。乾隆中,从征甘肃石峰堡、台湾、廓尔喀诸地,用兵湘黔苗疆,屡立战功,赐号“劲勇巴图鲁”,升任广东罗定协副将。嘉庆中,先后参与用兵川陕楚白莲教、河南天理教及陕西南山诸役,曾参赞陕甘总督那彦成军务,屡立战功,著名于时。深得嘉庆帝信用。道光六年(1826),参赞扬威将军长龄军务,率师讨伐张格尔叛乱,收复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以功屡加封至一等昭勇侯,历官至固原提督、陕甘总督,加太子太保。善治军,知人善任。与杨芳同称“二杨”。道光十七年卒。赠兵部尚书,谥忠武。


【生卒】:1761—1837

【介绍】:

清四川崇庆人,字时斋。乾隆间武举人。先后从福康安、额勒登保等镇压贵州苗民、川楚白莲教军,自把总升至提督。后为参赞大臣,从那彦成镇压林清、李文成。道光时为陕甘总督,赴新疆平定张格尔叛乱。卒谥忠武。


【生卒】:1761——1837

字时斋。四川崇庆人。初以武举效力督标军中,得福康安识拔。乾隆中,从征甘肃石峰堡、台湾、廓尔喀诸地,用兵湘黔苗疆,屡立战功,赐号“劲勇巴图鲁”,升任广东罗定协副将。嘉庆中,先后参与用兵川陕楚白莲教、河南天理教及陕西南山诸役,曾参赞陕甘总督那彦成军务,屡立战功,著名于时。深得嘉庆帝信用。道光六年(1826),参赞扬威将军长龄军务,率师讨伐张格尔叛乱,收复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以功屡加封至一等昭勇侯,历官至固原提督、陕甘总督,加太子太保。善治军,知人善任。与杨芳同称“二杨”。道光十七年卒。赠兵部尚书,谥忠武。


【生卒】:1761—1837

【介绍】:

清四川崇庆人,字时斋。乾隆间武举人。先后从福康安、额勒登保等镇压贵州苗民、川楚白莲教军,自把总升至提督。后为参赞大臣,从那彦成镇压林清、李文成。道光时为陕甘总督,赴新疆平定张格尔叛乱。卒谥忠武。


猜你喜欢

  • 张师载

    【介绍】:明湖广潜江人,字巨坤,一字少渠。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擢南京吏科给事中。严嵩柄国,抗疏劾其姻戚居要津者,嵩衔恨,出之为莱州知府。嵩令人伺其隙,竟不可得。嵩败,声誉隆起,迁淮阳兵备副使,超拜都御史

  • 费冠卿

    【介绍】:唐池州青阳人,字子军。登宪宗元和二年第。母卒,既归而葬,以为“干禄养亲耳,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十五年。穆宗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拜右拾遗,冠卿不应命,时人高之。有集。

  • 不空三藏

    【生卒】:705—774【介绍】:唐僧。北天竺人,梵名阿目祛·跋折罗,译名不空金刚。幼丧父,随叔父至中国,师事金刚智。后奉金刚智命赴天竺及狮子国求密藏。玄宗天宝五载再入唐,加号智藏国师,居京兆大兴善寺

  • 景鸾

    字汉伯,广汉梓潼(今属四川)人。精通《齐诗》、《施氏易》,兼明《河洛》图纬。著有《易说》、《诗解》,又撰《礼内外记》、《兴道》、《月令章句》等,著述五十余万字。【介绍】:东汉广汉梓潼人,字汉伯。少随师

  • 王励精

    【生卒】:?——1644蒲城(今属陕西)人。崇祯中,由选贡生官广西府通判,善断狱。迁崇庆知州,多善政。张献忠陷城,自杀。【生卒】:?—1644【介绍】:明陕西蒲城人。崇祯中由选贡生授广西府通判,仁恕善

  • 崔隆宗

    延寿子。仕魏历任郡太守、冀州中正,中军大将军府长史等职。居丧守礼,待人真诚,受人敬重。卒。谥孝。(,参见《北史》)

  • 竺夔

    【介绍】:南朝宋东莞人,字祖季。青州刺史。宋少帝景平元年,北魏军围青州急,与济南太守垣苗拒敌骑。持重有谋略,坚守数十日,援军至,青州得全。以功进号前将军,封建陵县男。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 潘志伊

    吴江(今属江苏)人。进士。刑部郎中。升九江知府。后以荷花儿狱,贬知陈州。终广西右参政。历官有政绩。【介绍】:明苏州府吴江人,字伯衡。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隆庆末官刑部郎中,万历中出知九江府。坐在刑部失察冤

  • 平当

    【生卒】:?—前4【介绍】:西汉梁国下邑人,徙扶风平陵。字子思。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为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引经据典,言得失。成帝时,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时,历任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光禄勋、御史大夫

  • 王善

    【生卒】:1306—1368【介绍】:元抚州路金溪人,字复善。初授南丰医正,不就。又荐为静江大墟税使,亦不赴。放荡于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