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老子

老子

【介绍】:

春秋时楚国苦县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成为道家创始者。后见周衰,乃西出函关,隐去,莫知所终。有《老子》。一说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议。


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见周朝衰亡,遂退隐。西行出关,应关令尹喜之请,留所著《老子》(《道德经》)一书而去。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其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是我国古代道家创始人。《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代有争论。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介绍】:

春秋时楚国苦县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成为道家创始者。后见周衰,乃西出函关,隐去,莫知所终。有《老子》。一说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议。


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见周朝衰亡,遂退隐。西行出关,应关令尹喜之请,留所著《老子》(《道德经》)一书而去。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其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是我国古代道家创始人。《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代有争论。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介绍】:

春秋时楚国苦县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成为道家创始者。后见周衰,乃西出函关,隐去,莫知所终。有《老子》。一说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议。


猜你喜欢

  • 常惠

    【生卒】:?—前47【介绍】:西汉太原人。家贫,武帝天汉元年,自奋应募,随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余年。昭帝时始还,拜光禄大夫。宣帝本始二年,出使乌孙。为校尉,率乌孙兵击匈奴有功,封长罗侯。后代苏武为典属

  • 黄琼

    【生卒】:86-164字世英,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名士。顺帝时拜议郎,累迁尚书仆射、尚书令。诸熟朝廷典章,议政为同僚所重。桓帝时两任司空,一任司徒、太尉。梁冀专权,有所请托,他一概排斥。冀被

  • 严授

    【生卒】:?—106【介绍】:东汉渔阳人。和帝时为郡兵马掾。延平初,鲜卑侵渔阳,从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授虑有伏兵,苦谏不听。伏兵发,身被十创,殁于阵。

  • 丁姓

    【介绍】:西汉梁县人,字子孙。受《穀梁春秋》于鲁人荣广。宣帝即位,征待诏保宫,后为博士,官至中山太傅。

  • 董寻

    【介绍】:三国魏河东人。魏明帝时官司徒军议掾。景初元年,帝徙长安钟簴、铜人等,上书切谏。主者奏收之,有诏勿问。后为贝丘令,能得民心。

  • 上官悟

    【介绍】:宋邵武人,字仲达。上官均子。以父荫补泰州司士参军,累迁京畿转运使。高宗建炎三年权东京副留守,刘豫叛降金,遣人来说降,悟斩其使。及城陷,行至唐州,被害。

  • 康渊

    【介绍】:宋人,字叔临。南渡后寓居巴陵,讲学极盛。上蔡之传,始自胡安国入衡湘,朱震振之荆门,渊稍晚出,亦其一宗。

  • 孙谦

    【生卒】:425—516【介绍】:南朝梁东莞莒人,字长逊。初仕宋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号为神明。历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布恩惠之化,威信大著。入齐,为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 张氏妇

    宿州(今安徽宿县)人。丈夫被狼咬死,求得尸体后,自杀以殉。

  • 孟佗

    【介绍】:东汉扶风人,字伯郎。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权,佗倾家财赂让众奴,奴咸德之。佗诣让,众奴迎拜于路。宾客咸惊,谓佗与让友善,争以珍玩赂之。以遗让,让大喜,以佗为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