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荀寅

荀寅

【介绍】:

亦称中行文子。春秋时晋国人。荀吴之子。顷公时为下卿,将中军。从赵鞅城汝滨时冶铁赋于晋,用以铸刑鼎。定公十五年,与范吉射伐赵鞅,围赵鞅于晋阳。荀跞等奉公命伐荀寅、范吉射,遂奔朝歌。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乃奔鲜虞,旋入柏人。次年,晋围柏人,乃奔齐。晋之范氏、中行氏遂亡。卒谥文。


又称中行寅、中行文子。荀吴之子。晋六卿之一。前513年,曾与赵鞅率师城汝滨,向人民征收赋税以铁铸刑鼎。前479年,赵鞅杀邯郸大夫赵午,他与范吉射均为午之亲戚,遂举兵攻鞅,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斗,最后失败奔齐,其地为其他四卿瓜分。(参见《左传》昭公29年定公13年)


【介绍】:

亦称中行文子。春秋时晋国人。荀吴之子。顷公时为下卿,将中军。从赵鞅城汝滨时冶铁赋于晋,用以铸刑鼎。定公十五年,与范吉射伐赵鞅,围赵鞅于晋阳。荀跞等奉公命伐荀寅、范吉射,遂奔朝歌。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乃奔鲜虞,旋入柏人。次年,晋围柏人,乃奔齐。晋之范氏、中行氏遂亡。卒谥文。


又称中行寅、中行文子。荀吴之子。晋六卿之一。前513年,曾与赵鞅率师城汝滨,向人民征收赋税以铁铸刑鼎。前479年,赵鞅杀邯郸大夫赵午,他与范吉射均为午之亲戚,遂举兵攻鞅,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斗,最后失败奔齐,其地为其他四卿瓜分。(参见《左传》昭公29年定公13年)


【介绍】:

亦称中行文子。春秋时晋国人。荀吴之子。顷公时为下卿,将中军。从赵鞅城汝滨时冶铁赋于晋,用以铸刑鼎。定公十五年,与范吉射伐赵鞅,围赵鞅于晋阳。荀跞等奉公命伐荀寅、范吉射,遂奔朝歌。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乃奔鲜虞,旋入柏人。次年,晋围柏人,乃奔齐。晋之范氏、中行氏遂亡。卒谥文。


猜你喜欢

  • 张衡

    【生卒】: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人。出身大姓。少入太学。通《五经》、六艺。安帝、顺帝时两任太史令,后又拜侍中、河间相。精通天文、阴阳、历算,创制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又善文学和经学,

  • 成无玷

    【介绍】:宋湖州武康人,字士慤。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为江山令,以李纲荐,授删定官。高宗绍兴初,金人围急,吕颐浩荐守永州,兼鄂岳安抚使,修筑城垒,教阅士伍。后晨起巡城,霜滑坠足而卒。

  • 莫折太提

    【生卒】:?-524秦州(治今甘肃天水)人。羌族。明帝正光五年(524),城民刘庆等杀刺史李彦,举太提为主,称秦王。南秦州等地民响应。不久病卒。部属归第四子念生统领。史籍或书其名为大提。

  • 突利可汗

    【生卒】:603—631【介绍】:唐初突厥首领,名什钵苾。始毕可汗嫡子,颉利可汗侄。隋炀帝大业中,受父命领东牙之兵,号泥步设,隋妻以淮南公主。颉利可汗嗣位,以其为突利可汗。唐高祖武德中,与太宗结为兄弟

  • 杨黼

    云南太和(今云南大理)人。好学,善长篆文书法。不应举。注《孝经》数万言。栖鸡足罗汉壁石窟山十多年,卒年八十。

  • 梁睿

    【生卒】:531—595【介绍】:名或作叡。隋安定乌氏人,字恃德。梁御子。少沉着明敏。北周文帝时以功臣子养于宫中数年。后出仕,历数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有惠政。平王谦之乱,威震西川,声望特隆。杨坚阴

  • 王寿卿

    【介绍】:宋开封陈留人,字鲁翁。祖无择外甥。工篆书,得李阳冰笔意。召至京师,使篆王安石《字说》,辞以与王氏之学异,遂布衣终身。后为赵明诚篆所撰《古器物铭碑》。年六十三卒。

  • 钮钊

    【介绍】:宋苏州吴江人,字时勉。父钮文为温州守,钊随行,母妻留家中。妻以疾卒,有怨钊之亲戚劝其母从俗火葬之。钊归知情,以母故不言,而心窃痛之,因誓不复娶,亦不纳婢妾。鳏居四十载。尝为人塾师。

  • 史琼

    【介绍】:五代时吴越人。善绘雉兔竹石,工雪景。

  • 傅敬绍

    【介绍】:北魏清河人。傅竖眼子。颇览书传,微有胆力。然险暴不仁,聚货耽色,为害民人。阴怀异图,欲擅据南郑,事发,被执,白竖眼而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