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辨
【介绍】:
元僧。雄县人。七岁参佛法,礼古佛为师。仁宗皇庆初,万山和尚奉旨大作斋会,请通辨演法。示寂后,得舍利无数。
【介绍】:
元僧。雄县人。七岁参佛法,礼古佛为师。仁宗皇庆初,万山和尚奉旨大作斋会,请通辨演法。示寂后,得舍利无数。
字眉生,懋学从孙。有声誉。崇祯九年(1636)行保举法,巡抚张国维推荐寿民应诏。入都,上疏劾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复攻总督熊文灿不应与“贼”讲盟结约,名动天下。不久,推托有病去,讲学姑山。福王时,阮大铖
字桂林。随江陵战俘入长安。隋初为太府丞。好学精思,留心工艺。以率兵定桂、钦州功授开府。炀帝初,拜太府少卿。用工十万余人,造三万六千人所用器仗及皇室、百官礼器衣物。数年完工,不差毫厘。后领少府监。创行军
元杲子,博闻强记,以词翰出名,因推荐任大名知县,官至周王府纪善。【介绍】:明滁州人。杨元杲子。博学强记,以词翰知名。荐授大名知县,仕至周王府纪善。
字子振,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出身官宦世家。唐僖宗时举进士不第,遂投从朱温,署为馆驿巡官,专掌文翰。为人深沉有智略,是朱温重要谋臣,深得信任。后梁建立,任为崇政院使、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朱友珪
【介绍】:西周人,姬姓,名鲜。文王第三子,武王弟。武王灭商,封叔鲜于管。武王死,成王继位,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与蔡叔、武庚联合东夷作乱。周公东征,管叔与武庚同被诛。
【介绍】: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德温。为人和厚醇粹,笃古持礼。居家以孝友称,所得学廪辄分济族人。以贡授福宁州训导,因材施教,为士人所宗。卒于官,诸生哀悼抉榇至逾百里。
【介绍】:西汉人。武帝时为光禄。元狩四年,以校尉从霍去病击匈奴有功,赐爵大庶长。太初中奉命出五原郡榆林塞筑亭鄣以备匈奴。
【介绍】:东汉陈留浚仪人,字伟明。少为都官吏,耻之而去。游太学,师事李膺。膺每见融,辄绝他宾客,听其言论,每捧手叹息。由是知名。公府连辟不应,后以寿终。
【介绍】:西周王族,卫国国君。名封。武王同母弟。初封于康。武庚乱平,周公以殷故地封康叔,监殷之馀民。国号卫,都朝歌,是为卫之始祖。康叔年少,周公为《康诰》、《酒诰》、《梓材》以戒之。康叔至国,和集其民
【生卒】:516-553字子通,乾四弟。东魏初,为济州刺史,自有部曲千余人,马八百匹。常率私军出境缉盗,战绩显著。兄慎将叛,遣信通知,急奔告高欢,欢待其如旧。武定末为都督,位仪同三司。北齐初,封乘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