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郑和

郑和

【生卒】:1371——1435

世称三保太监。云南人。初事燕王,从燕王起兵反朝有功,累升为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中,计二十八年,历事三朝,先后七次率舰队通使“西洋”。历亚非三十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明初盛事。(二六,)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猜你喜欢

  • 贺瓖

    【生卒】:844-919字光远,濮阳(今属河南)人。初事朱瑄,官至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兵败归降朱温。从平青州、荆襄,以功授曹州刺史、荆南两使留后。后梁建立,拜官左卫上将军,充六军马步都虞候。末帝时曾与晋

  • 陈汝錡

    【介绍】:明江西高安人,字伯容。嘉靖中由贡生官建阳训导,卒官。有《甘露园长短书》。

  • 杨运长

    【生卒】:?—约478【介绍】:南朝宋宣城怀安人。善射。初为宣城郡吏。刘彧为太子时,出为射师。性诚谨,为彧所委信,及彧嗣位(宋明帝),厚遇之,使执权要。后废帝时任通事舍人。以平桂阳王刘休範功,封南城县

  • 徐璆

    字孟玉,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人。博学有才。初辟公府,后迁荆州刺史。在职不受董太后请托,敢于惩治外戚张忠贪赃案。历任汝南太守、东海相,有政绩。献帝时官至太常。【生卒】:?—208【介绍】:东汉广陵海西

  • 尹昌隆

    【生卒】:?—1417【介绍】:明江西泰和人,字彦谦。洪武三十年进士。授修撰,改监察御史。建文中以言事谪福宁知县。燕兵既逼,劝帝罢兵,许燕王入朝,并谓不得已时便举位让之,否则将求为丹徒布衣且不可得。永

  • 袁宏

    【生卒】:328—376【介绍】: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尝倚马作文

  • 傅迪

    【生卒】:?—421【介绍】: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长猷。傅瑗长子。习儒学。宋初官至五兵尚书。

  • 张禄妻徐氏

    【生卒】:?——1868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同治七年,张总愚部攻占深州,暗中放走军中所掠两女子,自己被杀。

  • 于琳

    【生卒】:1596—1680【介绍】: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贞瑕。性好综览。康熙八年应岁荐不赴,教授生徒。钻研《周易》,旁及地理、医术。善画,工行楷。有《周易义参》等。

  • 毕亨

    【生卒】:1420—1488【介绍】:明河南洛阳人,字文康。景泰五年进士。授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天顺间历福州知府,以廉能称。迁应天府尹,在任以省事节费为先。成化中,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南兼督浙西财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