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七哀诗

七哀诗

魏晋乐府一种诗题。起于汉末。建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曹植都写有《七哀诗》,而尤以王粲之诗最为出名。其诗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情感的五言诗。后借以指表现哀叹战乱、感伤流离的诗作。杜甫《垂白》:“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亦作“七哀”。皎然《题馀不溪废寺》:“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猜你喜欢

  • 刘皋

    【生卒】:?—858【介绍】:唐代诗人。籍贯不详。大中中,任盐州刺史,有盛名。大中十二年(858)为盐州监军使杨玄价所杀,世以为冤。《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唐书》之《宣宗纪》、《杨复光传》。

  • 王承邺

    【介绍】:宪宗时宦官,曾任浙江东道中护军。《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郑还古

    【介绍】:唐代小说家。号谷神子。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荥阳(今属河南)。一说荥阳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中进士及第。初家青齐间,元和十三年(818),奉亲老归洛阳。曾为河北从事,受同僚诽谤,贬吉州掾。官

  • 负特

    辜负。王梵志《沉沦三恶道》:“沉沦三恶道,负特愚痴鬼。”

  • 贾弇

    【介绍】:郡望长乐(今河北冀州)人。贾全之兄。大历二年(767)进士,曾官校书郎,不久即卒。曾在越州与舅父鲍防、严维等联唱,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全唐诗》存诗1首、所预联句诗1首。《全唐诗补编·

  • 壮游

    【介绍】: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杜甫在少壮之年,曾先后游历吴越齐赵等地。“壮”字不单指壮年,兼有豪壮和壮阔意味。这是一篇自传性的回亿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从七岁开始练习作诗写起,

  • 送上人

    【介绍】:刘长卿作。见《送方外上人》。

  •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介绍】:李贺《野歌》诗句。二句强烈谴责“枯荣不等”的社会现实,并表示男子汉在困境中应壮志不减。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介绍】:白居易《长恨歌》结尾二句。二句谓天再长地再久也都有个尽头,只有唐玄宗与杨贵妃这个生离死别之恨,绵长久远,总也没有断绝的时候。高步瀛评说:“结处戛然而止……笔力高人数倍。”(《唐宋诗举要》卷二

  • 白兔

    ①本指白兔子。传说月宫中有一捣药的白兔,故亦以代指月亮。李白《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②相传为秦始皇的骏马名。见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鲍溶《经秦皇墓》:“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