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颀作。或谓刘十即刘迅,为刘知几第五子,行十。这是一首送别诗。该诗写刘十隐居修道、逍遥山水的隐士生活,同时劝勉刘十勿弃用世之志。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伤情,反而透出一种规劝的意味,希望刘十重
文体名。唐、宋、金、元时代“说话”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艺术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唐代已出现“说话”艺术和话本。白居易《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光阴听话移。”自注:“尝于新昌宅听说《
【介绍】:唐末诗人。曾官左司员外郎、侍郎、御史中丞、尚书左(一作右)丞。与郑谷交善。《全唐诗》存其《题马嵬驿》诗1首,而此诗重见于罗隐名下。
传说中的仙人。一说为琅玡阜乡人,卖药于东海边,人称千岁翁。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三夜,多所赏赐,皆弃而隐去,留书一封、赤玉舃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后遂以为咏仙人高士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舍弃;抛弃。元稹《江陵三梦》之一:“君复不喜事,奉身犹脱遗。”
近来。韩愈《南山诗》:“昨来逢清霁,宿愿忻始副。”刘禹锡《插田歌》:“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唐大角曲名。李益《听晓角》:“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吹入《小单于》。”
指盛唐李白等六人。《旧唐书·李白传》云,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宋文谠注,王俦补注。文谠字词源,普慈(今四川乐至)人,乾道中为达州东乡县尉兼主簿。王俦字尚友,号淡斋,平阳人,乾道中为普慈县令。文谠注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乾道二年(1166)上进孝宗。全书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