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五代诗话

五代诗话

清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美〕李珍华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五代诗话》,系清初一代文宗王士禛晚年所编辑,是一部未完稿,生前并未刊行。后有宋弼等补辑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七集部《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为十二卷。十二卷本,北京图书馆藏有稿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乾隆十三年(1748)养素堂刻本。后闽人郑方坤补删士禛手辑本成十卷,于乾隆十三年成书,有乾隆十五年枉兰轩刻本,乾隆十九年杞菊轩刊本。《四库全书》收录即郑方坤补删本。此本又有咸丰元年(1851)伍崇曜校刻《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即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万有文库》本则据乾隆刻本排印。王氏原本十二卷,共收五代诗话642条,郑氏删去216条,实存426条,又补入789条,共计1215条,分为十卷,卷一国主、宗室,卷二中朝,卷三南唐,卷四前蜀、后蜀,卷五吴越、南汉,卷六闽,卷七楚、荆南,卷八宫闺、女仙鬼、缁流,卷九羽士、鬼怪,卷十杂缀。郑氏不掩前人之善,他于书中各条凡保留原来的注“原”字,所增者注“补”字,且各注明所辑之书。该书辑集自宋至清的史书、文集、笔记、诗话,凡260多种,列述了五代时有诗传世、有姓名可稽的近400人,分别记载其生平、诗作,评论其优劣得失,是一部研究五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四库全书总目》评论此书诸本云:“是书士祯原稿,本草创未竟之本,弼所续入,务求其博,体例遂伤冗杂,殊失士祯之初意,而挂漏者仍复不免。后郑方坤重为补正,乃斐然可观,是编精华,已尽为方坤所采,方坤所不采者,皆糟粕矣。”《四库提要》虽对郑氏增补提出不少指摘,但仍认为:“然采摭繁富,五代轶闻琐事,几于搜括无余,较之士祯原书,则赅备多矣。”李珍华点校本对书中采辑各书文字,尽可能就发现的问题查稽原书,予以改正,但为省文起见,未出校记。其用功甚勤,校点亦精,为该书之最佳本。此本前载傅璇琮所撰长篇“前言”,详论版本源流及对五代文学研究的看法;又列旧本序文四篇及郑氏自撰“例言”。书末附伍崇曜跋。

猜你喜欢

  • 芃芃

    茂盛貌。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

  • 越王勾践

    春秋时越国君主。为禹的后裔,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求和。其后卧薪尝胆,二十年后终于灭吴复国。又渡江水,会诸侯,受方伯之命,称霸于江、淮以东。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李白

  • 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

    【介绍】:储光羲《洛潭送人觐省》诗句。描写春天早晨在洛水之畔送别友人时的美丽景色。其中“散”字用得生动形象。

  • 班婕妤三首

    【介绍】:王维作。第二首,《河岳英灵集》题作《婕妤怨》。第三首,《国秀集》题作《扶南曲》。班婕好,汉成帝时后宫女官。初受宠幸,后因赵飞燕而失宠,退居东宫,作赋自伤。事见《汉书·外戚传》。组诗其一,写长

  • 五百家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

    柳宗元撰。南宋建安书商魏仲举集注并编定,庆元六年(1200)刻。四十五卷,又有《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附录》二卷。前有评论诂训诸儒姓氏,所收录的注家略同于“百家注”本,虽号称

  • 凤歌

    本指《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唱的“凤兮”之歌。后因以指狂人之歌。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寄》:“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参见“凤兮①”。

  • 英雄之言

    唐罗隐作。本文针对刘邦、项羽等的“英雄之言”,揭露他们是名为“救彼涂炭”,实际谋取私利的强盗,以讽谕唐末割据称雄的藩镇。首段论述“盗”与常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不能保持“退逊之心,贞廉之节”,作为下文立论的

  •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介绍】:杜甫《长江二首》其一诗句。孤石,长江瞿塘峡口水中之礁石,名滟滪堆。江水涨时,此石大部隐没,露出水面者如马状。李肇《国史补》卷下:“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垂饮猿,猿攀挂于高萝,以臂互相牵引

  • 崔珏诗

    诗集。唐崔珏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崔珏诗》一卷。《通志·艺文略》同。其后未见著录,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 昌黎先生集

    一名《世彩堂昌黎先生集注》,又名《东雅堂韩昌黎集注》。宋廖莹中注。廖莹中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人。曾登科,为贾似道门客。全书正集40卷,外集10卷,遗文1卷,集传1卷。其正文悉依朱熹校本,校语悉用《考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