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指因环境改变而引起变化。孔绍安《伤顾学士》:“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容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后因以“剑三千”泛指勇士或军士。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总集。佚名编。此为日本所藏唐抄本,原书已残佚,卷帙不详。今存卷四及残简数则。卷四为行草书纸本,传为日僧空海书。卷首注明“第三秩上、春、闲散上”。卷内录盛中唐诗人贺知章、崔颢、李颀、王绶、吉中孚、朱千乘
《汉书·西域传下》载汉武帝曾于征和四年下诏,对出兵车师和匈奴表示追悔,对阵亡将士表示哀痛,传赞曰:“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后世帝王因灾害、战争等给国家、百姓造成灾难所下的罪己诏书均谓之“哀痛
刺,名刺。即名片。东汉祢衡求仕许都,怀藏名刺,准备有所谒见,但终无所见,以至名帖上的字都磨掉了。事见《后汉书·祢衡传》。后因以“怀刺”作干谒求仕之典。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相传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凿通阻塞,以通江河。后因以“禹凿”为咏山川治理的典故。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高傲,傲慢。王梵志《忍辱收金宝》:“高心难见佛,下意得生天。”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后用为感叹世业无成之典。白居易《初入峡有感》:“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诗体名。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贵,而进士科加试帖经与杂文,高宗、武后朝始试以诗赋题目,所试一般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全诗韵脚限定,多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故又称“赋得体”。该类诗作要求
【介绍】:姚合五律《送崔中丞赴郑州》颈联。雾气沾湿了城头的月亮,春花熏香了驿路的尘土。诗句属对工切,构思精巧,将送别之时间、地点、时令、天气、路途景色全都融入十字当中,并营造出一片诗情画意,可见锻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