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初唐体

初唐体

武德至太极年间之诗体。《新唐书·艺文志序》云:“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已有就文章分期之性质。宋严羽首创“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之说。元杨士弘《唐音》分诗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三期。明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关于四期断限众说纷纭,迄今较通行的说法为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618—712)为初唐,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713—765)为盛唐,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766—826)为中唐,文宗大和至哀帝天祐(827—906)为晚唐。有此四分法,承严羽诗之五体说,遂有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说。严羽注唐初体云:“唐初犹袭陈、隋之体。”未免失之偏颇。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夷希有闺帏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泊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此说虽有不符史实之弊,但由于沿袭陈、隋之中,已具有转变为盛唐之因素,较严羽之见,似为全面。明许学夷《诗源辩体》:“武德、贞观间,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永徽以后,王、杨、卢、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四子才气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而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子昂《感遇》虽仅复古,然终是唐人古诗,非汉魏古诗也。且其诗尚杂用律句平韵者犹忌上尾。至如《鸳鸯篇》、《修竹篇》等,亦都古律混淆,自是六朝余弊。”“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这就从诗之形式和风格上较详尽地作了论述。

诗歌风格。一称“唐初体”。指初唐诗歌的总体风格。初唐是唐代诗歌由齐梁浮艳诗风向健康壮实新诗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时之诗歌,一方面尚存齐梁遗习,重视藻饰,时见绮靡之气;另一方面则渐趋雄伟赡丽,显示刚健浑厚之风。五、七言古诗得到发展,近体诗趋向成熟,然多“古律混淆”,尚未能摆脱“六朝余弊”(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一二)。从而呈现出过渡阶段的特有风貌。

猜你喜欢

  • 葛洪

    晋丹阳句容人,为当时著名的神仙家,著《抱朴子》一书,传说后来尸解成仙而去。后世常借以咏仙道或隐士。刘禹锡《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 朱陈

    古村名。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后遂以“朱陈”指婚姻。宋哀长吉《齐天乐·贺人入赘》词:“管此去亲盟,镇长交聘。自古朱陈,一村唯两姓。”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十载(751)冬。咸,原作“成”,指成都,误。当作“咸”。咸,指咸宁,即万年县,天宝七年改咸宁,乾元元年复为万年县。华,即华原县。两县均属京兆府。时诗人困居长安,又值苦寒,冻饿交

  • 唐代文学与宗教

    道教是汉族自创的一种宗教。道教徒以李耳(著《道德经》)为教主。唐朝皇帝与教主攀亲,尊崇道教。佛教传入中国后,至唐达到了极度的繁荣,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思想。在大乘、小乘各宗派中,禅宗是适合中国士

  • 北户

    ①古国名。相传在交趾一带,故用以指南方边远之地。高适《李云南征蛮诗》:“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②指翰林院。白行简《贡院楼北新栽小松》:“北户知犹远,东堂幸见容。”③向北的门户。姚合《秋日寄李支使》

  • 小白

    春秋齐桓公的名。权德舆《渭水》:“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

  • 唐人试律说

    清纪昀撰。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职。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恢复唐代以诗取士之科举制度后,各种专选唐人应制应试诗的选本竞相出版

  • 禅观

    ①(—guān)循禅理修行。姚合《闲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序:“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顺医治。旬月以还,厥疾少间。”②(—guàn)寺院。钱起《送僧归日本》:“

  • 倚赖

    凭借,依恃。花蕊夫人《宫词》之六十七:“倚赖识书为录事,灯前时复错瞒人。”

  • 一钵和尚

    【介绍】:僧人。约生活于中唐。现存长篇歌行《一钵歌》1首,此诗以俚俗文辞,阐扬佛理,在唐五代时流传极广。《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录此诗。但《禅门诸祖师偈颂》收此诗,题作“杯度禅师《一钵歌》”。而杯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