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北山

北山

①山名。(1)又称钟山。即今江苏省南京紫金山。徐铉《和钟大监泛舟同游见示》:“潮沟横趣北山阿,一月三游未是多。”(2)即北邙山刘希夷北邙篇》:“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北山颠?”(3)即龙首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唐代大明宫建于山上。岑参《西掖省即事》:“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4)即黄颊山。在今山西省河津东北。张乔有《北山书事》诗。②《诗·小雅》篇名。诗序云:“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后因以“北山”指劳役之苦。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山》同。”③孔稚圭曾作《北山移文》,咏归隐与仕宦之事,故后用以指归隐。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吾亦从兹去,北山归草堂。”参见“北山移文”。

猜你喜欢

  • 归海上旧居

    【介绍】:章孝标作。此诗描绘了作者海上旧居所特有的景象:人们的衣服为水气所濡湿,马蹄踏在盐滩上仿佛印上朵朵图案,昔日题诗其上的石头被茂密的杂草所掩没,潮头打来损坏了钓鱼时乘坐的木筏,这一切无不新奇且富

  • 第五桥

    桥名。因姓得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介绍】:杜甫作。韦左丞,即韦济。据韦述《大唐故正议大夫行仪王傅上柱国奉明县开国子赐紫金鱼袋京兆韦府君(济)墓志铭》载:“天宝七载,转河南尹,兼水陆运使”,“九载,迁尚书左丞,累加正议大夫,封奉明县子

  • 采薇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用以指隐居生活。白居易《送王处士》:“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

  • 李延陵

    【介绍】:见李挚。

  • 日月光先见,江山势尽来

    【介绍】:张祜《题润州甘露寺》诗句。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三国吴始建,唐李德裕加以增辟。诗句描绘甘露寺地势之高峻,上句写在此能先见到日月之光,是极言其高;下句写登临远眺,江山之势可尽收眼底,

  • 苻子珪

    【介绍】:唐代诗人。苻,一作符。临渭(今甘肃秦安东)人。生卒年不详。玄宗时人。约开元十八年(730)为定州别驾。官至金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四校记》卷二。

  • 上官婉儿

    【生卒】:664—710【介绍】:唐代女诗人。又称上官昭容、上官健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幼随母郑氏配入内庭,通晓文词,明习吏事。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诏命。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

  • 条山

    即中条山。韩愈有《条山苍》诗,原注:“中条山在黄河之西。”

  • 对式律

    指全诗四联之间平仄格式相同的律诗。如唐求《题郑处士隐居》诗,四联均作“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如首句入韵,除首句末字押平声外,其他字各联间相同。此为律诗的变体,只是一种玩弄文字技巧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