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周朴

周朴

【生卒】:?—878或879

【介绍】:

唐代诗人。字见素,一作太朴。籍贯有泉州(今属福建)、吴兴(治今浙江湖州)等说。一说长乐(今属福建)人,误。生于睦州,今人或以为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长于闽中。家贫,淡于名利,隐居不仕。大中、乾符中,福建观察使杨发、李诲奇其诗,先后召之,避而不往。乾符五年(878)黄巢攻克福州,朴不肯相从,遂被杀。与方干李频为诗友。爱苦吟。每遇景物,搜奇抉思,但文思艰涩,一月方得一句,未及成篇,佳句已播人口,时称“月锻季炼”。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僻苦主孟郊之“上入室”。工于近体,多寄送题咏、行旅登临之作,写离别思乡之情、避世游赏之趣。风格清奇峻峭。明胡震亨谓其“从苦思中得猛句,陡目欲惊,其不合者亦多可憎,是贯休一流诗”(《唐音癸签》卷八)。《董岭水》、《哭陈庾》、《塞上曲》等为传世佳作。“古陵寒雨集,高鸟夕阳明”、“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等联为时人所称赏。有《周朴诗》二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系中和二年(882)僧友栖浩辑遗诗一百首而成,林嵩为作序。原集已散佚。今传《周见素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断句九句。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生卒】:?~879

【介绍】:

字见素,又字太朴,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唐末避居福州,寄食乌石山僧寺。为人清高纵逸,淡泊名利,福建观察使杨发、李诲先后邀其入幕,皆避而不就。僖宗乾符六年(879)黄巢欲其入伍,不从,被杀。善诗,欧阳修《六一诗话》谓其:“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全唐诗》编为1卷。《全唐诗补编》共补诗5首又9句。

猜你喜欢

  • 林滋

    【介绍】:字后象,一作厚象。闽县(今福建闽侯)人。会昌三年(843)进士。历祠、金二部郎中,后王铎辟为判官。善赋,闽人以詹雄诗、郑諴文、林滋赋为“闽中三绝”。《全唐诗》存诗6首。

  • 哭其庭

    见“哭秦庭”。

  • 虹随余雨散,鸦带夕阳归

    【介绍】:储嗣宗《秋墅》诗句。两句以工整的对仗刻画了秋日别墅中虹雨消散、暮鸦归巢、夕阳西下的景色。秋暮时分,满眼苍凉,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

  • 奄然

    (yān—)悲伤貌。元稹《大觜乌》:“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 便便

    ①形容言语流畅。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便便夸毘子,荣耀更相持。”②腹部肥满貌。姚合《乞酒》:“况此便便腹,无非是满卮。”

  • 毛延寿

    西汉著名的画师。尤其善画人物肖像,曾奉诏为汉元帝画后宫宫女像,以备元帝看图择选宠御。相传王昭君因没有贿赂他,便在画像中丑化她,匈奴入朝求和亲,元帝以昭君许之,及辞行,见昭君绝美,元帝悔恨,宫廷画工尽弃

  •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介绍】:王维《登辨觉寺》诗句。尽,一作“静”。上,一作“外”。诗写登庐山僧寺远望之阔:“形容广大。其语即无雕刻,而‘窗中’、‘林外’四字,一了数千里,佳甚。”(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七)

  • 樊妃

    即樊姬。张九龄《郢城西北有大古冢直西有樊妃冢》:“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参见“樊姬”。

  • 行雨

    《文选·宋玉〈高唐赋序〉》:“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

  • 扬州春词三首

    【介绍】:姚合作。诗人以鲜明活泼的笔触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扬州春景图,春风花柳,管弦歌吹,车水马龙,游船如织,那热闹的夜市、水上的人家、遍地的翠竹、满眼的鹅鸭以及那盈耳的笙歌,无不令人由衷地喜爱、向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