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周繇

周繇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为宪,一字允元。池州至德(今安徽东至)人。一说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不确。生卒年不详。周繁兄。大中十年(856)至十四年(860),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从事,一说检校御史中丞,误。与段成式温庭筠等交往酬和甚密,集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咸通十一年(870)应京兆府试,主试李频荐取之。十三年(872)进士及第,以《明皇梦钟馗赋》知名。授校书郎。乾符中调福昌尉。迁至德令。工赋能诗,有时名。与弟繁称“至德二周”,与张乔许棠、张称“九华四俊”,复与许棠、郑谷等称“咸通十哲”。为诗俯思仰咏,深造阃域,时号“诗禅”。多登临送别、酬赠题咏之作,工于近体,善于写景,颇有佳句。《登甘露寺》、《甘露寺东轩》两诗,明杨慎《升庵诗话》以为胜过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等诗句较有名。《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周繇集》一卷,有散佚。今传《周繇诗》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存律赋一篇。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八。陶敏有考。

【介绍】:

全唐诗》收周繇诗23首,编为1卷。实则当时有两周繇。一字允元,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咸通十三年(872)进士。历福昌尉、建德令。工诗能赋,与张乔许棠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与罗隐交深。一字为宪,大中末以御史中丞佐襄阳徐商幕,与段成式温庭筠有诗唱和。而此周繇应作元繇,系元锡子,郡望洛阳(今属河南),会昌中曾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全唐诗》所存23首诗,其中《嘲段成式》、《看牡丹赠段成式》、《以人葠遗段成式》、《和段成式》(二首)等5诗,当为元繇所作。其余18首,均为字允元之周繇作。《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周繇诗2句。

猜你喜欢

  • 挼歌

    手击按节拍唱歌。元稹《五弦弹》:“主第侯家最难见,挼歌按曲皆承诏。”

  • 避地

    ①谓为避灾祸至他乡。杜甫《发阆中》:“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②谓避世隐居。王维《桃源行》:“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 项羽庙

    祭祀西楚霸王项羽的祠庙。又名项王庙、霸王祠。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凤凰山上。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后人在其处建庙以纪念他。李山甫有《项羽庙》诗。

  • 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介绍】:杜甫《漫成二首》其一诗句。眼前,一作“眼边”。《世说新语·排调》载: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酣饮,王戎后至,阮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二句以阮籍自比,抒写远俗自适、傲岸不群之情。

  • 苍水使者

    指使者,语出《吴越春秋·越王吴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 赵嘏

    【生卒】:806?~852【介绍】:字承祐,行二十二,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弱冠前后,有河东塞上之行。会昌四年(844)进士。大中间,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嘏诗以七律为高,有“自然英旨”之美。其《

  • 大通禅师

    【介绍】:见神秀。

  • 画松

    【介绍】:景云作。这是一首题画诗,然通篇却无一字正面描摹画松之形色,而是纯从虚处落墨,通过观画者的审美感受和生活体验,传达画松之神韵,将画松表现得栩栩如生。起句即以真松拟画,极言画松之逼真,收到了先声

  • 与崔策登西山

    【介绍】:柳宗元作于被贬永州时。崔策,字子符,宗元姐夫崔简弟。元和七年(812)到永州看望宗元,二人同登西山(在永州零陵县西),宗元作此诗纪事抒怀。首叙秋晓之累,次状西山之高,次纪谪居之苦况,末冀崔策

  • 狂狷

    语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后用以喻指偏激行为。孟郊《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