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四声

四声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声调是汉语所固有的,只是在不同时期音值不同。至南朝齐时沈约、周顒等人认识到四声的不同,将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特征应用于诗文创作,开始讲求诗歌格律,至唐代,格律诗形成,四声成为汉语诗声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格律诗不仅要讲求四声的平仄运用,连韵脚的声调也有严格的规定。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古四声发展而来的。参见“近体诗”。

猜你喜欢

  • 白猿公

    传说为古代善剑术的人。春秋越国有一处女善剑,受越王招,将北见王,道逢一老者自称袁公,以竹枝与之比剑,最后化为白猿飞上树。事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后用为咏剑术之典。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 碧池书

    文集。唐袁皓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袁皓《碧池书》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袁皓集》一卷。其集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文》存文三篇。

  • 陈甫

    【介绍】:字惟岳,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唐时与诗人刘洞、蒋钧为诗友。《全唐诗》存断句4联。

  • 吹毛得疵

    典出《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比喻故意挑人毛病,陷人以罪。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亦省作“吹毛”。骆宾王《畴昔篇》:“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

  • 下蔡倡

    美色迷人的倡女。李商隐《夜思》:“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参见“迷下蔡”、“下蔡城危”。

  • 李君房

    【介绍】:一作李君芳。贞元六年(790)进士,为张建封婿。韩愈有《爱直赠李君房别》一文。《全唐诗》存其《石季伦金谷园》1诗。

  • 羞山鸡

    据《尹文子·大道上》载:有楚人误以雉为凤凰,重金购求将献楚王。经宿雉死,其人不惜其金,而以雉死不得献为憾。楚王感其诚而赏之。后或以“羞山鸡”为心诚之典。李白《赠范金乡二首》之一:“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

  • 苏李

    ①唐代苏味道、李峤的并称。二人同为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时俱以文辞知名,时人因并称之。见《旧唐书·苏味道传》。②唐代苏瓌、李峤的并称。二人在唐中宗景龙(707—710)中同为宰相,能诗文,后人有并称

  • 情书寄李子安

    【介绍】:一作《书情寄李子安》。鱼玄机作。这是一篇寄给李亿(字子安)的情书,表露了自己寂寞无聊的心境和忠于爱情的心迹,同时也表达了对李亿的相思怀念之情。全诗多处用典,表情写意悲凄婉转。钟惺评其“缘情绮

  • 丹桂

    ①桂树的一种,皮赤色。白居易《有木诗八首》之八:“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②旧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因以“丹桂”喻科第。黄滔《寓题》:“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③神话传说谓月中有桂树,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