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墓志铭

墓志铭

文体名。一称“葬志”、“埋铭”、“圹志”等。墓碑文的一种,是埋于地下的墓碑。《文心雕龙·诔碑篇》:“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也就是它的前一部分是用散文写的死者生平事迹,包括死者世系、名字、里贯、官爵、行事等;后一部分是用韵文写成的褒扬赞颂死者的铭文。在写法上,也有变体,如有志无铭或有铭无志,铭文用散体,志铭前另加序等。墓志铭作者,往往是能文之士。唐代著名散文家都写过墓志铭。张说韩愈等所作,尤为有名。唐代传世的墓志铭,数量甚多,名篇佳作也不少,具有颇高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当然也有一些“谀墓之文”。

猜你喜欢

  • 瑕翳

    玉石上的斑痕。比喻缺点或过失。拾得《诗》之二八:“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

  • 荆璞

    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的未经雕琢的玉。亦比喻尚未为人所识的人才。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亦作“荆宝”、“荆玉”。钱起《送安都秀才北还》:“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

  • 元规尘

    喻指权臣把持朝政、气焰嚣张。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参见“庾亮尘”。

  • 赠友人边游回

    【介绍】:马戴作。一作薛能诗。诗感慨友人边塞之游。近人俞陛云评曰:“此诗一气挥写。仅言边景,不言送别,惟略带远游及塞外早寒之意。沈归愚(德潜)评唐人诗,有以气为主者,有以意为主者,此作重在气格之高,不

  • 飞扬跋扈

    谓意气行为超常,不受拘束。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贾岛年谱

    李嘉言撰。商务印书馆1947年9月出版。原载1941年10月《清华学报》13卷2期。逐年编谱,并系以诗。附录文章五篇:贾岛年谱外记、贾岛交友考、长江集考辨、贾岛诗的渊源及其影响、贾岛诗评辑。出版后,岑

  •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介绍】:孟郊《秋怀十五首》其二之诗句。意谓诗人缠绵病榻,愁肠百结。“印病文”乃夸张语,喻卧病已久,极富表现力。

  • 初唐四杰

    指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已将四子并称。《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

  • 隐之感邻

    隐之,指东晋吴隐之。吴隐之有清操,家贫,至孝,父母去世后,每一思念,必悲哀痛苦。邻居韩康伯之母为其感动,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举荐此人。后韩康伯为吏部尚书,果举荐吴隐之入仕。事见《晋书·吴隐之传》。李瀚《蒙

  • 潘镇之

    【介绍】:见潘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