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巡

张巡

【生卒】:709—757

【介绍】:

唐代文学家。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进士及第。天宝中,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有治绩。秩满,调真源令。安禄山叛反,巡募豪杰守雍丘,后又与许远合力据守睢阳。肃宗至德二载(757),因战功授金吾将军、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又拜御史中丞,世称“张中丞”。乱军围城经年,张巡与将士竭力死守,摧锋陷坚,阻遏乱军南进江淮,“江淮所以保全者,巡之力也”(李翰《进张中丞传表》)。终因内尽粮草,外无救援,城陷被执,与南霁云、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同时遇害。赠扬州大都督。巡博通群书,“体质贞正,才掩贤豪,诗书自负”(高適《罢职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作文“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可惜他的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均为被围困时抒写壮志之作;《全唐文》存文三篇。李翰年轻时与张巡交游,悉知其生平,为作《张巡传》,上肃宗,惜已佚。事迹见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五。

【生卒】:709~757

【介绍】: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说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新、旧《唐书》有传。开元二十四年(736)进士,天宝中为清河令,更调真源令,有治绩。安禄山反,巡起义军讨贼,与许远合力守睢阳(今河南商丘),阻敌南进,蔽遮江淮。因功授主客郎中、拜御史中丞,世称“张中丞”。自春迄冬,固守十月,终因粮尽援绝,城陷被害。赠扬州大都督。宣宗大中时,图像于凌烟阁。巡聪悟有才干,高适称其“体质贞正,才掩贤豪,诗书自负”(《罢职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全唐诗》存诗2首,均为守睢阳时所作。

猜你喜欢

  • 杜甫诗选

    ①冯至编选,浦江清、吴天五合注。作家出版社1956年12月初版,11.2万字。本书共选杜诗264首,按照原诗作的时间、地点编为八卷。第一卷是安史之乱以前的诗;第二卷是战乱期间的作品;第三卷是杜甫在秦州

  • 题灵祐和尚故居

    【介绍】:刘长卿作于贞元初再至扬州时。灵祐,为扬州法华院僧人。长卿大历初任职扬州时,曾访灵祐,有诗。而今灵祐已逝。诗写灵祐和尚故居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高僧的哀伤思念之情。清黄周星评云:“语俱极悲,

  • 李林甫

    【生卒】:?—752【介绍】:小字哥奴,行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高祖从父弟长平王叔良之曾孙。初为千牛直长。开元初,迁太子中允。累官至黄门侍郎。二十二年(734),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历

  • 石庆数马

    石庆,汉武帝时人,石奋之子,任太仆。为人谨慎,尝为汉武帝驾车外出,武帝问有几马驾车,石庆虽然明知,但仍用马鞭数清之后再回答。见《汉书·万石君传》。后用为咏居官恭谨小心之典。李瀚《蒙求》:“石庆数马,孔

  • 一丸

    犹一丸泥。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系越有长缨,封关只一丸。”

  • 畴昔篇

    【介绍】:骆宾王作。清陈熙晋以为“当作于(高宗调露元年,即679年)出狱之后,未除临海丞时也”,并谓此诗“历叙平生坎?,以摅怀抱,曰《畴昔篇》”(《骆临海集笺注》卷五及附录《续补唐书骆侍御传》)。诗中

  •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介绍】:赵骅《送晁补阙归日本国》诗句。二句通过友人回归日本国途中景物的想像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关切之意。上句写陆路,秋郊,点明送别时地,以“远”写路途漫长;下句写水路,以“阴”写气

  • 白雪

    ①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是一首极为高雅的乐曲。李白《古风》之二十一:“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②喻指高雅的诗词或诗才。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

  • 解夏

    指僧尼安居一夏九旬,期满散去。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齐己《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 李敬玄集

    文集。唐李敬玄撰。《旧唐书·李敬玄传》谓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敬玄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久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