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韦应物作。琅玡,山名,在今安徽滁州西南。深、标,两位僧人法号的省称。释子,僧人。诗写山中清绝幽丽之景,衬托深、标二僧清虚高洁的形象,表达对二僧的思念之情。近人俞陛云评曰:“空山夜月,景已清幽
(sàn——)即散花天女。亦代指尼姑。吴融《还俗尼》:“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参见“散花天”。
【介绍】:见权龙襄。
只应;本来应该。薛能《游嘉州后溪》:“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韦庄《菩萨蛮》词之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在湖南省衡山南岳镇。为我国五岳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由棂星门、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御书楼、正殿、后门、四角楼等组成,占地近十万平方米。与泰安岱庙、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据《南岳
【介绍】:见王绩。
仲长,指东汉仲长统。仲长统好学博闻,欲择清旷之地居住,希望能得“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之地以休息四体之役。后因以“仲长园”代指景色宜人的园林。卢照邻《三月曲水宴得尊字》:“风烟彭泽里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希仁。徐州沛县(今江苏沛县东)人,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天宝末,其家流离至岭南,徙贯于韶州(治今广东韶关)。约生于大历至建中中。幼居洙、泗间,后至罗浮学《春秋》。又至曹溪习佛
格律诗对仗上的一种避忌。凡是一联中出句与对句意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或者上联与下联对仗方式相同的两联,都叫合掌。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认为耿湋《赠田家翁》“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一联上下两句中“朝
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大夫。以善知人和笃于友谊称于世,尝竭力荐好友管仲为相,以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事见《史记·管晏列传》。后世因以“鲍叔”为称美知己好友情深谊重之典。高适《宋中遇陈二》:“常忝鲍叔义,所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