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敦煌赋卷

敦煌赋卷

敦煌遗书内保存的赋类作品。这类赋除见于《文选》的王仲宣《登楼赋》(P3480)、张平子《两京赋》(P2528)、成公绥《啸赋》(P3663)和左太冲《吴都赋》(L1457)以外,多为流传于敦煌地区的唐人作品。其中除少数作品见于《全唐文》、《文苑英华》外,多数为唐人诗文集、总集所未载。检点斯坦因、伯希和劫藏的敦煌卷号和俄编《亚洲民族研究所敦煌特藏汉文写本解说目录》,已搜集载有赋的卷号四十一个,去同存异,得赋二十篇。兹列表于次:

关于敦煌赋篇的整理,始见于叶德辉刊刻《双梅景盦丛书》(一九一四年)时,校录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其后,刘复敦煌掇琐》(一九二五年)、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一九五七年)、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一九八四年)分别辑录《晏子赋》、《韩朋赋》、《燕子赋》两种。王重民还就《游北山赋》、《元正赋》、《三月三日赋》、《死马赋》进行过校录和介绍(分别见《敦煌古籍叙录》、《补全唐诗》)。一九七八年,潘重规《敦煌赋校录》(《华冈文科学报》第11期)利用十七种敦煌原卷校录出十一篇赋作(不包括《敦煌变文集》等已刊的赋篇)。潘著以精深的学识,钩沉辑佚,探幽发微,使散落沧海的遗珠,复得重显于世,较以往敦煌赋的整理堪称集大成者。其后,张锡厚《敦煌赋集校理》(《文学遗产增刊》第18辑),继潘作之后,又根据二十种敦煌原卷校录出十二篇赋作。以上有关敦煌赋集的整理适可弥补唐人总集文集的不足,同时也为研究唐代赋史提供一些难得的材料。

敦煌赋篇按其体式约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诗人文士之作。这类赋作除受汉魏六朝以来俳赋的影响,与唐人的律赋更为接近,甚至全用诗体入赋,如刘希夷《死马赋》通篇皆用七言句,刘长卿《酒赋》、卢竧《龙门赋》则以三、七言句为主,而佚名的《子灵赋》又以五、七言句入赋。这种近似诗体的敦煌赋,还保留唐代赋体文学的鲜明特点。其二为流传民间的俗赋。这类赋作如《韩朋赋》、《晏子赋》、《燕子赋》等,均以叙事体为主,在形式上与“杂赋”相类,具有以口语为主,押韵自由,善用比喻,寓意深长等特点。它与传统赋体有别,特别是通过对话问答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可视为古来赋作之变体,亦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 秦人策

    《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臣士会多智谋,逃亡到秦国。晋国人担心秦国任用士会,于是想让士会回国,而士会亦有此意,因此设计让秦王派遣士会出使晋国。临行,秦国大夫绕朝赠给士会马鞭,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

  • 西帝

    传说中西方的神灵。为古帝少皞金天氏,掌管秋天。温庭筠《蒋侯神歌》:“商风刮水报西帝,庙前古树蟠白蛇。”

  • 惆怅

    ①惊叹。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②仓猝。《敦煌歌辞总编·失调名·上战场》:“昨夜马惊辔断,惆怅无人遮拦。”

  • 杀杀

    形容刀剑锋利,寒光逼人。元稹《说剑》:“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

  • 宿山寺

    【介绍】:贾岛作。诗写夜宿山寺之所见所感。前三联写景,境界幽邃,气象森严。末联借老僧抒怀,寄兴深微,情思绵渺。纪昀评此诗曰:“‘流星’、‘走月’字不佳。后四句忽作平语,然一气流走,有萧散之致。”而许印

  • 放教

    使,让。白居易《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复登山。”

  • 下蔡城危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东邻之子)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后因以“下蔡城危”形容女子美色迷人。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一:“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 周源

    【介绍】:高宗显庆以后人。曾官尚书。尝赴邵州高霞山访李真人震,留诗勒碑。明万历间发现此碑,并获诗1首(存7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入。

  • 送沈子归江东

    【介绍】:王维作。诗题一作《送沈子福之江东》。当是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知南选时,在长江上游送沈归临圻(今江苏江宁县北)之作,首句写送行之地凄清景色,次句点明沈氏归地。结二句以无边春色以比相伴友人

  • 张氲

    【生卒】:653~745【介绍】:一名蕴,字藏真,号洪崖子,晋州神山(今山西浮山)人。道士。隐洞中15年。遍游名山,后居洛阳李峤家13年。开元七年(719)玄宗召见于湛露殿,旋还山。《全唐诗》存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