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文以明道

文以明道

文学主张。文,是指作品的辞采、形式;道,指作品的思想、主张,特指儒家的思想、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品的形式要服从于作品的内容,要为阐明作品的思想、主张服务。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主张。早在唐初,王通《中说·天地》就说:“子曰:学者博诵云乎哉,必也贯乎道;文者苟作云乎哉,必也济乎义。”开始提出文以“贯道”“济义”的观念。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李华萧颖士等在文、道关系方面也有所论述,柳冕《答徐州张尚书论文武书》更提出“文而知道”的主张。韩愈进而提出“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送陈秀才彤序》)。至柳宗元,更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猜你喜欢

  •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介绍】:罗隐《柳》诗句。绕,一作“扰”,又作“恼”。诗用俗语,虽浅显易懂,却极有思致,充满活泼泼的生命力。

  • 韩非

    战国时韩国诸公子之一。善著书,数以书谏韩王,王不能用,乃发愤。遂观古今之变,作《说难》、《孤愤》等文章。李端《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毛遂登门虽异常,韩非入传滥齐名。”罗隐《秋日怀贾随进士》

  • 侯氏

    【介绍】:边将张揆(一作睽)妻。会昌间,绣回文作龟形诗诣阙以献,武宗览诗,敕防边十余年的张揆还乡,赐侯氏绢300匹。《全唐诗》存诗1首。

  • 唐诗趣话

    ①张天健著。学苑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41万字。本书围绕唐代的诗人、诗作,以问答形式,就111个专题,做了有关史实的辨析和文学常识方面的介绍。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主要针对诗人身世及诗作中涉及的人

  • 听流人水调子

    【介绍】:王昌龄作。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有罪被流放之人。水调子,即《水调》,唐乐府曲名。诗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深沉悲痛,觉《琵琶行》为

  • 韦夏卿

    【生卒】:743—806【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云客。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迢子。少苦学。大历中登茂才异行科,授高陵主簿。累迁吏部郎中,转给事中。贞元八年(792)贬常州刺史。改苏州刺史。十六年

  • 灯暗愁孤坐,床空怨独眠

    【介绍】:崔珪《孤寝怨》诗句。二句写妻子深夜空床独宿时的怨恨之情,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苦苦相思之情。“灯暗”、“床空”,刻画环境;“孤”、“独”,揣摹心境;“愁”、“怨”,直抒胸臆,因情真而不觉直白,感

  • 李从远

    【介绍】:唐代诗人。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清密有学。中宗神龙至睿宗景云年间,历中书令、太府卿、黄门侍郎,累封赵郡公,谥曰懿。《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李至远传》附传,《新唐

  • 苦寒吟

    【介绍】:孟郊作。一作《苦寒行》。乃吟冬日苦寒之作。状景作譬,写尽天寒地冻,苦寒不堪。“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 钟元章

    【介绍】:见钟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