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后用作读《易》之典。权德舆《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
汉代诸侯国的属郡。唐后期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亦称“支郡”。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
【介绍】:李贺作。此诗写的是悠悠不尽的时光,故题为《古悠悠行》。唐宪宗喜好神仙,妄求长生,贺因作此诗以讽之。如清人姚文燮所说:“宪宗之妄求长生,由不明始终昼夜之理也。日月递更,流风不异,古今岂有尽期耶
西汉直不疑为郎官,同住一舍的一郎官误疑直不疑窃其金,后真相大白,人赞直不疑有长者气度。事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后因以“同舍子”称同居郎官的人。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归来捧赠同舍子
奏琴瑟而咏歌。《论语·阳货》载:孔子弟子子游任武城宰,实行礼乐教化,以弦歌教民。后因以“弦歌”为出任县令或以礼乐教民之典。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①只应该,只会。杜甫《更题》:“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赵嘏《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②只是;就是。杨巨源《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只应将日月,颜色不相饶。
合集。唐刘禹锡编。刘禹锡《吴蜀集引》谓编自李德裕为润州刺史至为益州刺史期间二人唱和诗,号《吴蜀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吴蜀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八》同。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散佚。
【介绍】:白居易作。此诗约作于长庆二年(822)以前。诗写思妇为远方的征夫捣帛做寒衣时愁苦怨恨之情。八九月间,月苦风凄,秋霜欲下,无了时的捣帛之声,和着思妇的绵绵愁恨,“一声添得一茎丝”,“应到天明头
【介绍】:见曹松。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乾元中(《全唐诗》小传谓天宝中,不确),为宋州刺史,遭史朝义叛军围城半年。李与部将刘昌等坚守之。《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旧唐书·刘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