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名。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郭璞认为因其山中有九条小溪相似,故称。《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戴叔伦《将至道州寄李使君》:“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犹催眠。白居易《晚亭逐凉》:“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此书专释柳之诗作,以“百家注”本为底本,校以众本。不以原集次序,而大体依作品之创作年代之先后重加编排,厘为四卷。卷一、卷二为贬永州前及在永州期间诸作;卷三
【介绍】: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人。武后时为太子文学。后贬扬州司仓参军。以中书舍人卒。《旧唐书》有传。《全唐诗》收诗2首。
【介绍】:张谓作。一作严维诗,非。征君,征士的敬称,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此诗首联点时地,以景传情,透出羁旅思乡之感,为下文怀人念远张本。中间两联直抒胸臆,写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愁。结联怀人,见出“
【介绍】:见竟脱。
【介绍】:陈子昂作。这组诗为武则天神功元年(697),作者随武攸宜讨契丹,出蓟门,观燕之旧都遗迹时的怀古之作。第一首先缅怀轩辕台。后六首分别歌颂了燕昭王、乐毅、燕太子、田光先生、邹衍、郭隗等历史人物。
郝润华校点,胡大浚审订。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为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编《陇右文献丛书》之一。14万字。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舒瑞重修本为底本,参校诸本
【介绍】:章碣作。当写于僖宗乾符四年(877),借写“宫怨”以讥刺中晚唐时期科举制度中之徇私舞弊现象。《唐摭言》卷九载:邵安石,连州(今属广东)人,高湘侍郎南迁归阙,途次连江,安石以所业投献,遂携至辇
原喻指亲密的人,后多喻指钟爱的子女。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怜悯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白居易《哭崔儿》:“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