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景云

景云

【介绍】:

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幼通经论,性识超悟,喜草书,初学张旭,久之精熟,有意外之妙。其所书若“迅雷之发,使见者惊骇”。《全唐诗》存诗三首。《唐诗纪事》卷七六“景云”条引岑参诗,将“景云寺晖上人”误为“景云上人”,《全唐诗》据以谓景云与岑参同时,实非。事迹见《宣和书谱》卷一九、《书史会要》卷五。

【介绍】:

诗僧。安史乱后在世。通经论,爱草书,精熟于张旭之体。《全唐诗》存诗3首。

猜你喜欢

  • 山净江空水见沙

    【介绍】:韩愈《答张十一功曹》诗句。山景清新明丽,江面浩渺空旷,江水清澈见底,只用七字,就描绘出一幅明净秀丽的岭南春景图,可谓用笔省净。

  • 龟曳尾

    《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后因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

  •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介绍】:杜甫《诸将五首》其五诗句。锦江,又名濯锦江,流经成都。逐,跟随。杜甫于永泰元年五月,携家离开成都,由云安而至夔州。好像成都锦江的春色亦随之而来。下句就目前而言,时值秋天,追忆往事,触景生哀。

  • 代北州老翁答

    【介绍】:张谓作。此诗当作于天宝后期。北州,泛指北方边地的州县。诗通过一位老翁因不堪兵役之苦,只得忍痛抛家弃业,带着仅存的幼子流亡边地这一典型事例,揭露了朝廷穷兵黩武政策给中原地区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

  • 丘光庭

    【介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丘兴业之兄。昭宗时在世。曾任太学博士。与罗隐友善。所著甚多,今仅存《兼明书》及《海潮论》两种。《全唐诗》存诗7首。

  • 秦嘉镜

    东汉诗人秦嘉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卧病还家,嘉时值奉役差,不获面别。嘉赠徐淑诗云:“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何用叙我心,遣思致款诚。宝钗可耀首,明镜可鉴形……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诗见《玉台新咏·秦嘉

  • 蜂怜杏蕊细香落,莺坠柳条浓翠低

    【介绍】:李山甫《曲江二首》其二颔联。诗谓蜜蜂怜爱杏花,担心杏花那淡淡的香气会掉落到地上;黄莺飞落到浓翠欲滴的柳枝上,压低的好象不是柳枝,而是一片碧绿。花红柳绿,蜂飞莺落,再现了曲江春景。“细香落”、

  • 大幽

    谓阴间。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 尊中弩

    汉代杜宣为汲县主簿,于县令堂上饮酒,北墙上悬一赤弩,映在酒杯中,似蛇,杜宣饮之,胸腹痛不可治。后知为弩影,乃不治而愈。事见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后因以“尊中弩”谓因疑惑而引起恐惧或疾病。杜甫《风疾舟

  •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介绍】:张祜《和杜牧之齐山登高》诗句。齐山,在今安徽贵池县南。诗题又作《奉和池州杜员外重阳日齐山登高》。这两句写秋日山水。上句以“山径断”状山林之密;下句以“浦帆稀”衬大江之静。“红叶”、“碧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