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景云

景云

【介绍】:

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幼通经论,性识超悟,喜草书,初学张旭,久之精熟,有意外之妙。其所书若“迅雷之发,使见者惊骇”。《全唐诗》存诗三首。《唐诗纪事》卷七六“景云”条引岑参诗,将“景云寺晖上人”误为“景云上人”,《全唐诗》据以谓景云与岑参同时,实非。事迹见《宣和书谱》卷一九、《书史会要》卷五。

【介绍】:

诗僧。安史乱后在世。通经论,爱草书,精熟于张旭之体。《全唐诗》存诗3首。

猜你喜欢

  • 林宽

    【介绍】: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与李频、许棠、黄滔等友善。久试而登进士第。工诗,善绝、律,以七绝《终南山》、《歌风台》为代表作。《全唐诗》存诗1卷。

  • 王子敬

    指晋代王献之。献之字子敬,为王羲之之子,为人高迈不羁,年轻时就享有盛名,风流倜傥,为一时之冠。见《晋书·王献之传》。后用以称美人有风度。张南史《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 往往

    ①经常;常常。孟云卿《寒食》:“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②时时;有时。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③

  • 戴林璇

    【介绍】:见戴休璇。

  • 唐诗三百首评析

    谢日新评析。花城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20万字。本书为《唐诗三百首》的注释本,体例上先作诗家简介,次注诗中难点,最后简述诗意及艺术特点。注释部分,不注典故出处,评述则力求简明扼要、褒贬分明。书前有

  • 水曹

    见“水部”。

  • 傍水闲行

    【介绍】:裴度作。裴度于宝历二年(826)再度入相,而又介于朝中牛李党争之间,屡受排挤。此诗即作于当时。诗人苦于世事纷纭而意属退隐,故有脱朝服傍水行,见鸥鸟而心静之句。意兴脱略,意理含蓄。

  • 李伉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朝宰相李元纮曾孙。大和二年(828)为邓州向城尉,历鄜坊节度掌书记、明州刺史、袁州刺史。咸通六年(865)尚在世。《全唐诗》收诗1首。

  • 仙人掌

    ①山名。华山三峰之东峰。崔颢《行经华阴》:“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②汉武帝所建承露铜盘名。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二首》之一:“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③指华阴县。武则天时一度改华州(

  • 掉鞅

    《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本谓驾战车进击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后多用为形容作战从容镇静之典。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