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华

李华

【生卒】:715—774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天宝二年(743)举博学宏词,皆为科首。由南和尉擢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八年(749)至十年(751)任伊阙尉。十一年(752),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因为奸党所嫉,不容于御史府,除右补阙。安史乱中,为叛军所获,被迫伪署凤阁舍人。乾元元年(758)六月,坐谪杭州司功参军,自从七品降为从九品。李华遭此危乱受污贼人后,颇多自责之言,每托之文章以见意。乾元二年(759),继母去世。上元二年(761),虽除丧服,仍不愿出仕,因屏居江南。无何,诏复授左补阙。广德元年(763),加封尚书司封员外郎。广德二年(764),李岘知江淮选,表为从事。永泰元年(765),李岘贬衢州刺史,李华仍在李岘幕。永泰二年(766),加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遇风痹,徙家于楚州。家贫,以课子弟、力农圃赡衣食。直至去世,不复出仕。李华强调“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主张宗经、化俗、文德相符,崇儒尊孔,否定屈宋。政治上主张轻刑薄赋,反对穷兵黩武。中年即向佛,晚年更甚,为寺院、禅师撰写过很多碑文,佛学造诣颇深。文章与萧颖士齐名,《四库全书总目》评为“文词绵丽,精彩焕发,实可追配古之作者”。无论在理论或创作实践上,均为中唐韩柳古文运动之先驱。其作品,以《含元殿赋》与《吊古战场文》为最著名。前者被萧颖士誉为“《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后者亦为其称许。李华亦有诗名,无论咏史、记游,作品均有现实性。其《春行寄兴》为七绝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华前集》十卷、《中集》二十卷,原本已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〇集部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盖取《唐文粹》、《文苑英华》所载,裒集类次,而仍以原序冠之。《全唐文》存文八卷,《唐文拾遗》补文一篇,岑仲勉《续贞石证史》辑佚文一篇;《全唐诗》存诗一卷。事迹见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新、旧《唐书》本传。姜光斗、谢方各有文考李华生平。

【生卒】:715—766

【介绍】:

字遐叔,行三,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新、旧《唐书》有传。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等。安史乱中为叛军所得,伪署凤阁舍人。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淮,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因风痺去官,后客隐山阳以终。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称“萧李”。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文,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亦有诗名,独孤及称其“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赵郡李公中集序》)。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又2句。

猜你喜欢

  • 轮扁

    传说中擅长作车轮的工匠。齐桓公读书堂上,轮扁认为桓公在读古人的糟粕,并以自己做车轮为喻,认为自己技艺高超,完全依靠经验,技艺不能靠言语传授。见《庄子·天道》。后因以“轮扁”谓人经验丰富,技艺精湛,但难

  • 高璩

    【生卒】:?—865【介绍】:字莹之,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高元裕子。大中三年(849)进士。累佐使府,后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起居郎知制诰、工部侍郎、剑南东川节度使等,咸通六年(865)拜同中书门

  • 无何有

    即“无何有之乡”。指空无所有之地。卢僎《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亦作“无何乡”。岑参《林卧》:“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亦作“亡何

  • 陆岩梦

    【介绍】:唐代诗人。复州(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晚唐人。曾游桂州,在筵席上作诗赠胡予女。《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中。

  • 号三匝

    哭号着绕坟三圈。这是春秋时季札葬自己孩子时所用的礼仪。见《礼记·檀弓下》。后用为感伤子女死亡之典。韩愈《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唯闻饭一盘。”

  • 奋怒

    犹气势强烈。杜甫《青阳峡》:“磎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 请问

    犹试问。杜甫《渔阳》:“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 徐牧

    【介绍】:贞元间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剑潭

    即延平津。欧阳詹有《题延平剑潭》诗。参见“剑津”、“延平津”。

  • 续定命录

    笔记小说集。唐温畬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为一卷。《崇文总目》入小说类,原释:“阙”。《太平广记》引佚文十四条,内容多是记载命运前定、不可强求之事,不可凭信,但有些篇目如《李行修》、《崔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