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阐

杜诗阐

清卢元昌撰。凡三十三卷。卢氏博学多览,尤嗜杜诗,自序云:“自乙已(康熙四年,1665)至壬戍,凡十八年矣,何朝夕,何寒暑,不手是编?”知此书,是其潜心学杜,发为著述,几乎二十年之研治成果。他评前人注杜,以为“有因注反晦者,一晦于训诂之太杂,一晦于讲解之太凿,一晦于援证之太繁。反是者,又为肤浅凡庸之词。”因此卢氏所注,不事博引,务求阐明大义而已,继而又云:“予以杂者芟之,使归于一;于凿者核之,使确;于简者栉比而编识之,使不墨漏,而又加以熔铸组织之功焉。以意逆志,又发其言中之意,意中之言,使当年幽衷苦调,曲传纸上,而又旁罗博采,凡注家所未及者,约千有余条。”故在其阐述之中,时有发见。全书以编年为次,收诗1447首,不录文赋。其体例为:诗题下偶有说明,句段之间辄加数言点明意旨,又释诗为文,于串解之中,时加阐发,加以评论。其注、解、评,均出以己语,不据引前人旧注。解说明白畅达,而稍显冗杂。然内容颇多新见,不失为清初诸注本中之佳作,为后来之注家所推重。此书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刊本,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之影印《杜诗丛刊》本。

猜你喜欢

  • 武就

    【生卒】:713—790【介绍】:唐代诗人。字广成。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元衡父。初佐宫卫。至德二载(757),表扶风郡兵曹掾。改永乐令。累迁殿中侍御史。贬郴县尉,转句容丞。荐授秘书郎、润州

  •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介绍】:柳宗元作。元和十年(815)春,柳宗元奉诏还京,与尚居永州的从弟宗直作别。适值南雁北飞,作此诗望其弟早日北还。陈景云《柳集点勘》云:“味诗意盖已北还,而弟尚留永,故寄诗促其行耳。以《祭从弟宗

  • 音步

    即节。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两字节》:“我们既知诗句中常常两字一‘顿’,或称‘逗’(句中这类小距离、轻停顿,有人称之为‘音步’)……可称之为‘节’。”参见“节”。

  • 刘真

    【生卒】:764—845后【介绍】:郡望广平(今河北鸡泽)。曾官慈州刺史,晚年居于洛阳。会昌五年(845)与吉皎、郑据等于白居易私第相聚,人称“七老会”。同年,合李元爽、僧如满等二人又为“九老会”,为

  • 李景亮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十年(794)登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元和中,充翰林待诏。约长庆元年(821),加左司御率府长史。《南部新书》戊有大中九年“日官”李景亮,当系另一人。著有传奇

  • 敦煌掇琐

    资料汇编。刘复辑。二十世纪初,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劫取的敦煌遗书,被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其内容鲜为人知。一九二四年,刘复远渡重洋,详细查阅该馆劫藏的敦煌遗书,并细心选辑、抄录除佛经之外的语言

  • 王刘

    唐代王勃、刘允济的并称。二人为唐高宗时人,博学工文辞,齐名于世,特相友善。后人并称之。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魏称王、刘,唐亦有王、刘,王勃、刘允济是也。”

  • 任希古

    【介绍】:唐代诗人。希,一作知,又作奉,均误。名敬臣,以字行。棣州(治今山东阳信)人。生卒年不详。五岁丧母,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授著作局正字。迁秘

  •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介绍】:李贺《崇义里滞雨》诗句。表述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介绍】:于鹄作。见《山中访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