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介绍】:
李商隐七绝诗《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末二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盛赞晚唐诗人韩偓少年才俊,诗风清新老成,超越父辈。通过联想和想象,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桐花盛开,花间传出凤凰的和鸣声,而雏凤的鸣声比老凤更清脆圆润、悦耳动听。抽象的青出于蓝的道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笔意超妙,韵味高远。
【介绍】:
李商隐七绝诗《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末二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盛赞晚唐诗人韩偓少年才俊,诗风清新老成,超越父辈。通过联想和想象,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桐花盛开,花间传出凤凰的和鸣声,而雏凤的鸣声比老凤更清脆圆润、悦耳动听。抽象的青出于蓝的道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笔意超妙,韵味高远。
【生卒】:?—939【介绍】:五代虔州虔化(今江西赣州)人。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又称廖齐。父爽,永州刺史。兄匡图。匡齐仕楚,以功署决胜指挥使,与溪州蛮战死。《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舟中晚望》。约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往游天台山途中。诗写作者江上清晨眺望所见迢遥旅途中山青水秀的景色,及一片云霞所引起对天台美景的动人猜想,表现了一帆风顺、兴致盎然的水程旅
【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字益之。连州(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少隐连州静福山。后梁初赴汴应举,龙德二年(922)中进士。旋归岭南,入南汉刘幕,授永州团练判官,进副使,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因谏忤刘,
严耕望撰。初于1956年作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三十六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据初版本影印,全四册,一百六七十万字。所谓仆、尚、丞、郎者,即指尚书省之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及侍郎。本
指鸟儿拂晓时的啼鸣。元稹《五弦弹》:“风入春松正凌乱,莺含晓舌怜娇妙。”
【介绍】:江南人。辞家至京师举进士不第,偶访青龙寺,见寺壁绘《寰瀛图》,遂有归意。旁有终南山翁以竹叶作舟,置图中水上,陈恍惚入图登舟,旬余至家。旋复登舟归至青龙寺,从图画中出,见山翁尚在。后陈虽登进士
【介绍】:周瑀作。此诗写旅途所见及凄凉心境,迟暮之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带景。
即你。王梵志《欲得于身吉》:“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合集。唐王维等著。佚名编。二十八卷。内王维六卷,孟浩然四卷,高適十卷,岑参八卷。孟诗附宣城王士源序和韦滔序,岑诗附杜确序文。无笺注、评点。有清刻本。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和鼎。生卒年、籍贯不详。长庆四年(824)进士及第。大和二年(828),又登能直言极谏科。累官至侍御史。九年(835),因反对用郑注为相,贬封州司马。世称“李封州”。为人喜奖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