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春秋齐晏婴。晏婴字平仲,为齐相,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名显于诸侯。柳宗元《咏史》:“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后世泛称朝廷重臣。贯休《闻王慥常侍卒三首》之三:“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
即灞陵岸。刘商《送别》:“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参见“灞陵岸”。
【介绍】:唐代诗人。字知止。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崔远父。大中十三年(859)进士及第。累迁礼部员外郎。咸通十一年(870)考试应宏词选人。乾符初,为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二年(875)
即湘竹。李商隐《泪》:“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介绍】:高适作。约为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这首送人赴安西戍边的五律,表现了浓郁的离愁别绪和作者对友人立功异域的热切鼓励。诗纵横开阖,波澜起伏。其中金鞭铁骢雄健韵味的形象运用,及燕支、太白广
古歌名。《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入秦行刺秦王,太子丹在易水畔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因以“易水歌”为咏壮士之典。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
【介绍】:见张濬。
【生卒】:712—766【介绍】:唐代诗人。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曾祖吴王恪,父信安郡王李祎。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转鸿胪丞,又转为高陵令
吴汝煜主编,吴汝煜、胡可先、何绰如、邹泽钧、吴耀忠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250万字。该书从交往的角度对于《全唐诗》进行一次综合与系统的检讨与考证。全书所录以中华书局排印本与上海古籍出
指春秋时隐士荣启期。荣启期隐居不仕,安贫乐道。尝言自己有三乐:一乐生而为人;二乐得为男子;三乐享年九十五。后因以“启期”为咏安贫乐道者之典。元稹《放言五首》之四:“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