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欧阳炯

欧阳炯

【生卒】:896—971

【介绍】:

一作欧阳迥欧阳回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仕前蜀,为中书舍人。仕后蜀,官至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入宋,为散骑常侍。《宋史》有传。炯工诗文,尤以词著,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汤显祖谓其词“诸起句无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允称合作”(《花间集评》)。其所撰《花间集序》影响很大。《全唐诗》存词48首、诗6首、断句1联(其中《渔父歌》2首重复收入),《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

【生卒】:896—971

【介绍】:

五代词人。益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少事前蜀后主,为中书舍人,因称欧阳舍人。前蜀亡,降后唐,补秦州从事。及孟知祥镇西川,炯复还蜀。在后蜀历仕武德军节度判官,翰林学士、知贡举,吏部侍郎、加承旨,拜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后蜀亡,又从孟昶入宋,为右散骑常侍,俄充翰林学士,就转左散骑常侍,官终本官分司西京。炯性坦率,末年少检操,雅善长笛。初在成都,卿相争尚奢靡,炯能俭素自守,尝拟白居易讽谕诗五十首以献,孟昶手诏嘉美之。但佚名《儒林公议》卷下,又说他应命作宫词(今佚),“淫靡甚于韩偓”。善文章,为《花间集》作序。耽于声乐,好为歌诗,存词二十调四十七首。《花间集》录七调十七首,《尊前集》录十三调三十首。王国维辑有《欧阳平章词》,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炯词多刻画儿女情态,艳语透骨,尤以《浣溪沙》(“相见休言”)为甚。对此,况周颐曾有评说:“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矣。”(《蕙风词话》卷二)但他也写过一些格调明快、情趣盎然、记岭海风土的小词。《南乡子》八首,俱缘题作赋,写景纪俗均带南国特征,状物真切,质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可与李珣词媲美。语意工妙,殆可追配梦得《竹枝》,信一时之杰。《江城子》(“晚日金陵”),咏史吊古,构思超妙,或寓感喟时世之意。《渔父》亦为当时辞家所唱和。炯亦能诗,“虽多而不工”(《宋史·西蜀世家》)。《全唐诗》存诗六首,《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猜你喜欢

  • 刘安

    汉高祖刘邦之孙,袭封淮南王。传说他服食求仙,与八公相携而去。唐诗中用作咏求仙学道之典。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参见“淮南王”。

  • 李庾

    【生卒】:?—874【介绍】:字子虔,李唐宗室。开成中进士,历荆南节度推官、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于辞赋,《两都赋》颇为时所称。《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叉手

    两手相叉置于胸前的敬礼仪式。王梵志《平生不吃著》:“叉手立公庭,终朝并两脚。”

  • 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

    【介绍】:白居易《渡淮》颔联。方回《瀛奎律髓》卷三四川泉类谓这两句“尖新”。纪昀则认为两句“妙在出语浑成,不伤大雅,与武功派之琐屑不同。”上句“本右丞‘大漠孤烟直’句,犹是恒语”,下句“乃是刻意造出,

  • 李敬伯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宪宗、穆宗时人。长庆中,试大理评事,为剑南西川观察巡官。节度使段文昌登临题诗,敬伯等作诗相和。《全唐诗》仅存其和诗二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〇。

  • 唐四僧诗

    佚名编。《四库全书》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收录。此集共六卷,计收唐僧灵澈诗1卷、灵一诗2卷、清塞(即周朴)诗2卷、常达诗1卷。灵澈、灵一、常达集前各载宋僧赞宁奉敕所撰本传1篇,唯清塞无之。灵澈诗前又有刘禹

  • 看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厅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

  • 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

    王小盾(昆吾)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出版,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全书30万字,讨论了唐代酒令歌舞的阶段形式、著辞格律的来源及其社会文化背景问题。主要有两个学术意义:一、细致描写了从燕乐曲

  • 五千文

    见“五千言”。

  • 唐诗三百首补注

    清蘅塘退士原编,清陈婉俊补注。陈婉俊字伯英,号上元女史,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姚莹《唐诗三百首补注序》略载其生平:“上元伯英女史,余外孙李镜缘世芬内也,为陈叔良观察女。幼聪慧,喜读书,叔良钟爱之,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