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池鹤八绝句

池鹤八绝句

【介绍】:

白居易会昌二年(842)作于洛阳。在这八首寓言诗中,作者借鸟虫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作者的观念中,“鹤”是一种卓然不群的鸟,它清高、孤傲、洁身自好。这也许是他受老庄思想之影响颇深,追求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使然。诗二首可为一组。在第一组是鸡与鹤的对话,鸡不满人们重鹤轻鸡的观念,鹤告诉鸡那是因为他整日泥中翻滚,而鹤栖身苍松,而松之高洁的观念在我国源远流长。第二、三组乌与鹤及鸢与鹤的对答也基本是这层意思,分别针对鸢、乌与鹤的外在差异上来阐述。第四组中,鹅外形体貌与鹤相似,它认为鹅鹤之分纯属机遇。鹤却以为生命是种选择,两者内心追求完全不同,鹅追鸡逐鸭肥了自己,却无法达到鹤追求的精神境界。可见组诗中鹤代作者言志。至于这种写作方法,任半塘阐述说:“白居易《池鹤八绝》及《萧宅二三子赠答》等寓言诗中……虽在文体上自有所承,亦可能当时戏剧风之激宕而然也。”(《唐戏弄·总说》)

猜你喜欢

  • 蚁酒

    浊酒。因酒中浮有泡沫,故称。郑谷《蜀中春日》:“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介绍】:岑参《奉和相公发益昌》诗句。益昌,在今四川广元西南昭化镇。剑阁,即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巴江,即指嘉陵江。二句极写相公(杜鸿渐)率兵入蜀平乱日夜兼程艰苦行军的情景。云随马

  • 历阳湖波

    历阳,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唐时为和州治所。《淮南子·俶真训》曾载历阳城一夕陷为湖泊之事。后因以“历阳湖波”谓人生常遭不测、前途未卜。李贺《公无出门》:“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亦

  • 邹辩谈天

    邹,指邹衍。邹衍的学说迂大而闳辩,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时人称“谈天衍”。事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因以“邹辩谈天”喻指能言善辩。杜正伦《玄武门侍宴》:“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 康庭芝

    【介绍】:一作庭之,又作廷芝。行五。文明元年(684),以乡贡进士重试及第。曾任洛州士曹参军、河阴令,迁祠部员外郎。与诗人杜审言、沈佺期有诗酬唱。《全唐诗》仅存诗1首。

  • 杜诗学发微

    许总著。南京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全书除引论和后记外,分内、外两编。“内编”收论文13篇,是对杜诗研究史的各个阶段的总体特征、主要论点、代表学派以及为人忽略的若干确有价值的著作的探讨,力图为杜诗学

  •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介绍】:杜牧作。开成四年(839)春,杜牧在宣州将赴长安供职。但其弟杜眼疾严重,只好送到浔阳依其从兄杜慥。这首诗就是杜牧溯江而上赴浔阳经过和州时所作。“和州裴使君”是杜牧的姊夫裴俦,他携着李赵二秀才

  • 轻鸿毛

    指轻易丧生,毫无意义。语本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韩愈《贞女峡》:“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 尖叉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末联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联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两诗用“尖”、“叉”押韵,其势虽险而能因难见巧,故后世评论诗歌押韵时多以“尖叉

  • 陆云

    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之弟,字士龙。有文才,与其兄陆机皆以文彩著名当世。尝自称为“云间陆士龙”。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称美有文才者。李郢《小石上见亡友题处》:“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