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沈千运

沈千运

【生卒】:700?—759?

【介绍】:

排行四。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有终隐之志。为时所重,号曰“沈四逸人”、“沈四山人”。与高适元结友善。千运工诗,气格高古,质胜于文,与浮艳时习迥异。元结编《箧中集》,录其诗4首,并将其置于诸诗人之首,评曰:“吴兴沈千运,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穷老不惑,五十余年,凡所为文,皆与时异。”(《箧中集序》)《全唐诗》存诗5首。

【介绍】:

唐代诗人。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四。家贫,寓居汝北。玄宗天宝中,屡试不第。千运因“正直”、“忠信”、“仁让”而无禄位,怀才不遇,浩然有终隐之志,士流敬之,号曰“沈四逸人”、“沈四山人”。肃宗立,曾议备礼征致千运,辞未应。卒于至德、乾元间。千运工古体诗,诗风质朴高古,独写真意,力矫时习。元结编《箧中集》,以千运诗置其首,评曰:“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穷老不惑,五十余年,凡所为之,皆与时异。”(《箧中集序》)高適与千运友善,曾赋诗赠别。其诗作多散佚。《全唐诗》存诗五首。事迹见唐高適《赠别沈四逸人》、《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二,参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

猜你喜欢

  • 窦遗直

    【介绍】:见窦叔向。

  • 张陵

    【介绍】:天宝间诗人。《全唐诗》据《玉台后集》收诗1首。

  • 冒顿

    (—dú)西汉初匈奴单于名。姓挛鞮。秦末弑其父自立,东灭东胡,北服丁零,西逐月氏,南控楼烦、白羊,势力十分强大,并经常侵扰汉朝西北部边境。见《史记·匈奴列传》。后泛用以代指侵扰中国边境的西北部少数民族

  • 贺兰山

    山名。一称阿拉善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为古代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争战之地。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 大夫材

    见“大夫松”。

  • 乱后经淮阴岸

    【介绍】:朱放作。肃宗上元元年(760)宋州刺史刘展起兵反于江淮间,平卢兵马使田神功奉命讨之,亦纵兵大掠。此诗即写乱后江淮路上所见。荒村野水,衰柳浮云,触目所见,尽是凄凉之景,乱后破败不言而喻。感情深

  • 陈中师

    【介绍】:一作陈仲师。元和十年(815)任御史,受诏按审杀害武元衡之疑犯。官至太常少卿。《全唐诗》存诗1首。

  • 昆阳功业

    昆阳,地名。即今河南叶县。东汉初刘秀曾以少胜多,于昆阳破王莽军。见《汉书·王莽传下》。后因以“昆阳功业”指歼敌解围之战。罗隐《经故洛阳城》:“千载昆阳好功业,与君门下作恩威。”亦作“昆阳举”、“昆阳”

  • 罗隐

    【生卒】:833—909【介绍】:字昭谏,排行十五,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愤而改为隐,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罗隐二十七岁即在贡籍,却十上而不中。后从事湖南,历淮、润诸镇,皆不得意。直至

  • 秦关百二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后因以“秦关百二”指地形险要,关塞雄固。杜甫《诸将五首》之三:“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