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洞庭湖

洞庭湖

在湖南省北部。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面积274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山海经·中山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古人认为,洞庭盖神仙洞府之意。屈原《湘夫人》中有“洞庭波兮木叶下”诗句,为咏洞庭之名句。洞庭湖烟波浩淼,港汊纵横,渚清沙白,芳草如茵。名胜岳阳楼、慈氏塔、鲁肃墓、二妃墓、君山、柳毅井等散布于湖中湖畔。湖光山色,景象壮观。历代文人题咏洞庭者颇众。唐代诗人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咏洞庭之绝唱。

猜你喜欢

  • 腾腾兀兀

    昏沉恍惚貌;沉醉貌。白居易《题石山人》:“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方干《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重叠山前对酒尊,腾腾兀兀度朝昏。”

  • 磊落

    ①众多委积貌。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磊落衣冠地,苍茫土木身。”②高大貌。杜甫《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③明亮貌。杜甫《发秦州》:“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④胸怀坦荡。杜甫

  • 枝梧

    ①支撑,支持。齐己《病起二首》之一:“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②抵触,对抗。杜甫《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 露晓兼葭重,霜晴橘柚垂

    【介绍】:许浑《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诗颈联。二句写晚秋晨晓景致,寓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萧瑟况味。在浑涵高远的背景上,巧妙地点缀着生动活泼的现实物象,橘柚低垂,秋光正好。二句构思巧妙,独具韵

  • 等衰

    (—cuī)犹等次。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

  • 燧象

    尾巴上系着火把的象。《左传·定公四年》:“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后用为咏战争之典。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

  • 药王

    佛教菩萨名。钱起《静夜酬通上人问疾》:“何事沉痾久,含毫问药王。”

  • 萧傅

    指西汉萧望之。望之为太子太傅,元帝刘奭即位后,望之以师傅之尊辅佐朝政。事见《汉书·萧望之传》。亦借指受帝王倚重的重臣。杨巨源《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 便旋

    谓解小便。韩愈《石鼎联句》序:“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即出到门,觅无有也。’”

  • 斗城

    指长安。汉惠帝时重修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故名。见《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张九龄《登总持寺阁》:“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