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王勃作。滕王阁在洪州(治今江西南昌。时为大都督府),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别序是送别时所作的序文。本文写作时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谓作于龙朔三年(663),近人谓作于上元二年(675)或总章元年(668)。首段叙洪州的地形、人物和宴会宾主情况。二段写登阁原因和所见景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画面生动明丽,为世所称。三段抒写触景而生的感慨,在嗟伤仕途失意的同时,又表示“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末段自叙抱负,说明作序原因,总收全文。文章感情丰富复杂,景象鲜明,意境开阔,词采华美,声调和畅,佳句迭出,是唐代骈文名篇。王益吾称:“文兴到落笔,不无机调过熟之病。而英思壮采,如泉源之涌,流离迁谪,哀感骈集,固是名作。”(《唐宋文举要》乙编卷一引)

猜你喜欢

  • 向栩

    东汉朝歌人,字甫兴。为向长之后,性卓诡不伦,独行脱俗,入仕后被谗见杀。事见《后汉书·向栩传》。李端《杂歌》:“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

  • 攀桂枝

    典出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后因以“攀桂枝”喻指优游山林的闲适隐逸生活。储光羲《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我向

  • 之奇

    指宫之奇。春秋虞国人。晋献公十九年,晋以名马宝璧向虞借道以伐虢,宫之奇切谏以为不可,虞君不听,晋攻取虢之下阳而返。后三年,晋又借道伐虢,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劝谏,虞君不听,因而率其族奔西山。

  • 二鲤鱼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双鲤鱼”或“二鲤鱼”为书信的代称。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

  • 鸡黍约

    犹鸡黍期。唐彦谦《道中逢故人》:“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

  • 送客游边

    【介绍】:于鹄作。见《送张司直入单于》。

  • 荀令公

    指东汉荀彧。亦泛称宰辅之臣。刘禹锡《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参见“荀令①”。

  • 拜井

    指东汉耿恭拜井得水的故事。《后汉书·耿恭传》载:校尉耿恭被匈奴围困疏勒,拥绝涧水,乃于城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兵士渴甚。恭整衣向井再拜,水泉奔出,众称万岁。后亦借此典咏边境将士的艰苦生活。骆宾王《久戍边城

  •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作。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时愈初授国子四门博士。是年孟郊选为溧阳(今属江苏)尉,赴任,愈为此文相送。按郊年近五十始第进士,又四年始调溧阳尉,穷愁潦倒,一贫彻骨。愈于郊一生遭遇,最为同

  • 樊珣

    【介绍】:广德元年至大历五年间(763—770)入浙东幕,与鲍防、严维等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全唐诗》存诗2首及联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