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章碣

章碣

【介绍】:

唐代诗人。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一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一说章孝标子。举进士不第。咸通末有诗名。乾符中居长安。四年(877)怨主考高湘徇私,作《东都望幸》诗刺之。一说乾符中及第(当在五年或六年)。中和三年(883)或景福二年(893)流寓常州。后不知所终。与方干罗隐等友善。长于七律。曾创为七律平仄各押韵体,自称“变体”,时人多仿效之。多题咏赠寄、送别游宴之作,时见愤激之气。《癸卯岁毗陵登高贻同志》“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颇有名。《焚书坑》“自足名家”(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尤为唐诗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章碣诗》一卷,有散佚。今传《章碣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断句一联。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介绍】:

或谓字鲁封。原籍睦州桐庐(今属浙江),后迁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一说为章孝标子。乾符中进士,后流落江湖,不知所终。其诗多为七律,颇多愤激之音。曾创诗律,于八句中平仄用韵,自称“变体”,当时好之者纷起而效之。宋严羽列其为一体,然谓其“不足为法”。(《沧浪诗话·诗体》)《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

猜你喜欢

  • 杜母

    东汉杜诗为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想方设法,造福百姓。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后汉书·杜诗传》。后因以“杜母”来称颂勤政爱民的父母官。白居易《寄李蕲州》:“江郡讴谣夸杜母,洛城欢会

  • 尹谏议山池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余。”《唐会要》卷六三:“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八日,以道士尹惜为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兼知史馆事。”据此知尹谏议山池在长安(即今陕西

  • 红绣毯

    【介绍】:白居易作。见《红线毯》。

  • 探汤

    ①把手伸进热水。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后因以“探汤”比喻心存戒惕以躲避邪恶。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②形容酷热。柳宗元《夏夜

  • 塞上

    【介绍】:高适作。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北游幽蓟期间。诗写作者对边事的忧虑和献策无门的苦闷。他反对被动应战与和亲苟安的消极措施,而主张坚决反击、根除边患,反映了作者安邦定边的强烈愿望。该诗议论抒

  •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介绍】:杜甫大历四年(769)秋在潭州所写。枉,客气语,屈尊卑贵之意。裴道州,裴虬,时任道州刺史。手札,手书,即书信。苏涣,杜甫友人,时亦在潭州。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简称。裴将赴任时,杜甫写有《湘江

  • 休征

    ①吉兆。赵蕃《老人星》:“应见光新吐,休征德自形。”②晋王祥之字。祥年近六十为徐州刺史吕虔征为别驾,委以州事,祥率兵讨破州内盗贼,州界清静,政化大行。事见《晋书·王导传》。后以“休征”为咏州郡佐吏之典

  • 期宿客不至

    【介绍】:白居易作。宿客,老朋友。这首七绝写自己久候的宿客不来那种寂寞难耐、孤苦不堪的心境,读来感人肺腑。一、二句点出等人的环境,三、四句扣题,结以一幅图景,令人回味无穷。《唐宋诗醇》卷二六评曰:“唐

  • 王濬

    【介绍】:玄宗天宝年间在世,曾任陈留太守。与贺知章、苏源明有交往。《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灰人

    泥塑的人像。古人祭拜祈晴时所用。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