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沧州东光(今属河北)人。武后长安中,历迁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预诛张易之兄弟,又从相王统南衙兵,以备非常,功成拜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封南阳郡公。三月,拜中书令,进
【介绍】:李白作。见《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介绍】:沈佺期作。北邙山在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此诗从死亡这一残酷的事实出发,揭示了人生的虚无,富贵的不常。但全诗文字无一涉此,而是把它隐伏在对比鲜明的画面中:洛阳城中歌舞正酣,而北
【介绍】:皇甫冉《酬张继》诗句。这是酬答友人的诗句。二句以侧面烘托的手法抒写期盼友人音信而不得的惆怅心情。古人有大雁传书之说,此处却忽发奇想,向潮水问讯,构思上更显别致新颖。但人有情而潮水无情,这一对
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蜀三分天下有其一。后多用以咏蜀地或三国之事。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高
【介绍】:杜甫《登高》诗句。宋罗大经曰:“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介绍】:马戴《灞上秋居》诗颔联。二句写秋夜寓居灞上孤寂凄凉情景。落叶尚可归根,而己羁旅异乡,夜伴寒灯,孤独无倚,岂不可悲。与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怨杀,子胥奔吴,率吴兵攻楚,入楚郢城,求昭王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泄恨。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元稹《楚歌十首》之三:“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后因以“鞭尸”
古体诗创作的一种格式。王力认为:“所谓连环句,就是下句的前一字或两三字和上句的末一字或两三字相重,形成一种连锁。”(《汉语诗律学·古体诗》)如孟云卿《今别离》:“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远道行既难,家
①华丽。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②显示,显著。李白《古风》之一:“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