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顾施祯撰。凡二卷。为杜甫七言律诗注疏本,共收诗147首,其存诗、编次,大致以伪《杜律虞注》为本。其书体例极为明晰,疏解亦通俗晓畅,其目的即其所谓“使樵夫牧竖共晓”。每首诗正文之后,分列四目,即年地、
传说秦时齐瑯琊阜乡人安期先生通黄老之术,秦始皇赐金璧千万皆置而去,留赤玉舃一双为报。见《列仙传·安期先生》。后因以“阜乡舃”指仙人的鞋子。亦用以咏仙道之事。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枕中淮南方,床下阜
【介绍】:蓝田(今属陕西)人。唐末会稽令韩嵩之妾,流落会稽。僖宗光启三年(887)尚在世,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唐代散文家、史学家。岳,一作嶽。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应进士试,十举不第。中和三年(883)后,江西观察使(后升为镇南军节度使)钟传辟为从事。遭同僚谗言,退居南郭,读书自
【介绍】: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中评价贾岛诗歌艺术的句子。狂词指语言的狂放不羁,肆即放纵,滂葩即滂沛纷葩;低昂指音节的抑扬亢坠,高低顿挫之势,舒惨即或愉悦或悲惨。奸穷指巧思苦吟,不平凡,不因袭而获得
【介绍】:一作《东方未明》。韩愈作于永贞元年(805)。韩醇对此诗的意旨作了分析,云:“此诗与《煌煌东方星》兴寄颇同,盖指顺宗即位,不能亲政,而宪宗在东宫之时也。时贾耽、郑珣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王叔文用
晋杜预于古孟津(唐属孟州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州西)所建的跨河浮桥。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介绍】:见阎敬爱。
班超少时家贫,为官佣书写,尝投笔而叹,欲立功疆场。见《后汉书·班超传》。后遂以“班超笔”指怀有远大志向,欲投笔从戎。亦省称“班笔”。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三国魏嵇康不满当时执政的司马氏集团,“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仕后,推荐嵇康做选曹郎,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示拒绝,列陈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中,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后来诗文中以“七不堪”为疏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