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讳辩

讳辩

韩愈作。宪宗元和六年(811)作于洛阳,时愈为河南令。文云:“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和而唱之,同然一辞。”是先有争名者之毁然后贺乃不肯应举。文先以儒者奉行之律,即“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礼记·曲礼》)说起,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复以儒者所尊奉者如周公、孔子、曾参等及周汉以来为帝王将相者不讳“嫌名”为例,“理足词胜,足以厌乎人人之心”(张裕钊评语,《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引)。本篇论争性质极强,类今之时事杂文,虽理必据周孔,然其进步思想之光彩,义愤之色,千载之后仍不减。此种驳辨文,“反复辨难,曲盘硬瘦,已开半山门户。但韩公力大,气较浑融,半山便稍露筋节”(刘大櫆语,同上引)。此文在当时影响较大,《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李贺传》均提及此文,然李贺“卒亦不就举”,并因此抑郁终生。

猜你喜欢

  •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介绍】: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诗句。写宫中行乐之事。二句对君王行乐、荒误国事微有讽意。

  • 登楼赋

    指汉王粲《登楼赋》。常用作文人感时怀乡、怀才不遇的典故。独孤及《寒夜溪行舟中作》:“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刘沧《汶阳客舍》:“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参见“登楼”。

  • 冲桥二水急,扣月一钟残

    【介绍】:喻凫《龙翔寺居喜胡权见访因宿》诗颈联。出句写动景,冲桥流水,奔涌不息。“急”字传神,堪为诗眼。对句写静景,措语奇崛,构思巧妙。二句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堪称佳句。

  • 杂诗三首

    【介绍】:①(全)沈佺期作。一本连《春闺》作《杂诗四首》。《文选》卷二九《杂诗》下注云:“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当为佺期早年所作。三首都是写征人远戍、闺妇怨情的。第三首“闻道黄龙戍

  • 临高台送黎拾遗

    【介绍】:王维作。黎拾遗,名听,王维另有《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当即其人。小诗抒写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写离情能不露情态”(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九),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 辨才

    【介绍】:一作“辩才”。唐初诗僧。俗姓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居越州永欣寺,师事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智永托辨才保存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及太宗召问此事,辨才谎称亡失,后太宗遣萧翼骗取之,辨才惊

  • 斑龙

    鹿的别名。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亦作“班龙”。蜀中酒阁道人《歌》:“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

  • 鹤氅

    鸟羽制成的裘衣,用作外套。晋王恭曾于雪中披鹤氅裘,被人赞叹为“此真神仙中人”。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后因以“鹤氅”作咏求仙学道之典。法振《送褚先生海上寻封炼师》:“不厌乌皮几,新缝鹤氅裘。

  • 葆光子

    【介绍】:见孙光宪。

  • 仲将

    三国魏韦诞字仲将,善书法,能篆、草,为草圣张芝的弟子。顾况《萧郸草书歌》:“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