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山上燕状之石。相传此石遇风雨即上下群飞如真燕。刘禹锡《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
古地名。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汉置县。《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载:赵相贯高与赵王设计在柏人暗杀高祖刘邦。刘邦闻县名柏人而心动,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得免于难。后用为帝王行止谨慎戒备的典故。李
①山名。在湖北及重庆交界。北与大巴山相连,因形如“巫”字,故称。长江穿行其中,形成三峡。李白《古风》之五八:“我行巫山渚,寻古登阳台。”戴叔伦《巫山高》:“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②用为男女
比喻大势已去,一切结束。拾得《诗》之五一:“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
《后汉书·毛义传》:“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后举贤良,
蟹的背壳。亦泛指螃蟹。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五一:“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鶺鴒边飞边鸣。语出《诗·小雅·小宛》:“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毛传认为“脊令不能自舍,君子有取节”。后因以“载飞鸣”喻指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皇甫冉《上礼部杨侍御》:“方因旧桃李,犹冀载飞鸣。”
【介绍】:宋之问作。此诗写山水景观,妙在自然无痕。思虑淡泊,情无所累,风神始能潇洒。涤尽尘氛,文无所碍,格调自能通脱。之问此诗,得力于是。
【介绍】:丘为作。诗题一作《山行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通过作者访隐者不遇这个具体事件,感悟隐逸之趣与清净之理,表现了诗人的幽情雅趣和旷达胸怀。结尾“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二句,暗用王子猷雪夜访戴不遇却
蔡志忠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4月出版,收入《时报漫画丛书》中。书前有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编辑室所编《蔡志忠小档案》、《诗体简释》、《蘅塘退士简介》和作家萧丽红女士序《缘由——我为什么写这篇序》